
大象的耳朵1 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大象、耳朵”等10个词语,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并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上课前,老师为大家请来了好多动物小伙伴,只不过它们害羞得遮住了脸,只能看见耳朵,让我们快去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师:看!这是谁啊? 小兔子(师:你是怎么猜的?小兔的耳朵特别长。) 小羊、小老鼠、大象。(咱们接着看) 小朋友们真聪明,你看不同的动物他的耳朵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动物的特征来判断小动物。 一、揭题、读题,学习第一段。 1.今天咱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大象的耳朵有关(出示)。【齐读】 2.这里的“的”和“朵”都读轻声。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3.预习过课文了,你知道: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预设:大大的、像扇子、耷拉着) 4.是啊,关于大象的耳朵,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出示)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1)教学“似”。多音字,在这里读翘舌音。【指名读】它还有一个音读———Si,(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似乎、相似);翘舌音只有一个词“似的”(出示),其他时候都读平舌音。 (2)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呢,你能读准确吗,教学“扇”。(出示: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指名读。齐读。 (3)引导发现:什么时候读第一声,什么时候读第四声? 小结:只有表示动作的时候读第一声,其他都读第四声。 (4)借助图片积累词语:电风扇、电扇、扇形等。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区别了。 二、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 1.大象这对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的大耳朵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 出示要求:自己读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想一想,大象的耳朵发生了什么事? 2.认读新词 似的 耷拉 竖起来 竹竿 跳舞 心烦 扇子 遇见 头痛 不安 慢慢地 扇风 (1)读一读,想一想,哪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2)重点强调:“耷拉”“扇子”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多音字“似”,在这里读“shì”。“扇子”的“扇”读“shàn”,“扇风”的“扇”读“shān”。 3.交流。 大象的耳朵原本是(耷拉)着的,小动物们都说耳朵应该是(竖起来)的,于是,大象决定把耳朵(撑起来),最后,大象又让耳朵(耷拉)下来了。 我们一起看着板书来说一说。 三、学习活动二: 1.原来大象的耳朵经历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变化。下面我们默读课文2———8段,找一找小动物们说的话,用波浪线画一画;找一找大象的话,用横线画一画。 2.交流反馈,多画的或者少画的都订正一下。 3.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出示: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1)自己先读读这段对话。 (2)理解:耷拉 师:你们看,这就是大象的耳朵(出示图片),看着这幅图,你知道耷拉着就是———? 生:往下掉着,往下垂着,往下挂着…… 师:请小朋友看这两朵花瓣,哪一朵才是耷拉着?(出示图片让学生选花瓣) 师:原来耷拉着就是垂下来,很没精神。 师: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也是耷拉着的? (3)采访: 师:小兔小兔,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能根据小兔子说的第二句话来思考。 (4)学习大象的回答 师:面对小兔子的疑问,大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