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预案 22.小毛虫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富有童趣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通过讲述了一条小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教会了同学们一个道理: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毛虫的生活环境以及最终蜕变成蝴蝶的美丽。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将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了解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其中的所蕴含的哲理。同时在学习中使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教材分析】 《小毛虫》一课,这篇课文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并不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终于它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通过毛虫的羽化,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惟有这样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描写“整、抽”等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能通过有关词句,讲述小毛虫的经历,并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课前预习】 读课文,圈生字,标自然段。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能正确描摹并记忆8个生字,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并说说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任务导入,认识小毛虫 1.激趣读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齐读课题。 3.插图引读:出示插图,引读第一自然段。重点读好“打量”的量,侧重正音,读轻声。 4.关注小毛虫:这是一只( )的小毛虫。 板块二 随文识词,梳理文脉 过渡:这只小毛虫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习活动一:合作朗读,梳理文章脉络 读:同桌合作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想:小毛虫的成长经历了哪些变化?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读短语 1.读准多音字“尽”的读音 尽管 尽心竭力 出示词语,相机正音。 多种形式读词:通过自己读、小老师带读、同桌合作读的形式,读准字音“竭”。 (3)去掉拼音帽再挑战。 (4)换词理解:“竭”和“喝”“渴”。 (5)随文识词:出示文中的两个句子,比较读音异同,积累多音字“尽”。 2.读准同偏旁的字 纺织 编织 小老师带读,及时正音。 (2)发现规律:这一组词语在字形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点拨:绞丝旁,和什么有关?(丝织品) (3)随文识词:出示文中的句子,理解字义。 (4)出示图片:理解“抽丝纺织”和“茧屋”。 (5)小结识字方法:借助偏旁,也能帮助我们记住这些词语。 读长句子 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1.关注停顿:朗读长句子。 2.读好“地字短语”和“的字短语”。 3.多种方法认识“挣”,朗读积累。 (三)理清故事 1.理顺小毛虫的成长阶段。(板贴:小毛虫、茧、蝴蝶) 2.根据板贴图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