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测量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不受太阳照射地方的空气温度。 2.知道一天的气温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思维 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气温变化示意图表示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探究实践 1.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记录室外一天中的气温并绘制气温变化示意图,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3.持续测量一天中的气温,结合资料,知道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候。 态度责任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探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2.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到的信息,认识到正确的使用工具可以提高测量气温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记录室外一天中的气温并绘制气温变化示意图,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选定的5 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 气温计、课前测量完成的5 个时间点的气温数据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你关注了今天的天气吗?今天的天气怎样?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2.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及气温。 3.教师继续提问:我们知道,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同样的一天中的气温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早上到现在,你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是怎样的? 4.学生回答:早上比较凉爽,中午比早上要热。 5.教师:如果我们要知道今天的实际温度情况,需要用到气温计进行测量。(揭示课题:测量气温) 二、探索活动 1.了解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1)教师出示百叶箱的图片,明确百叶箱是测量气温的重要工具以及测量气温时百叶箱、气温计的放置方法。 (2)教师出示提示部分的内容,学生阅读,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学生交流气温计的使用方法,理解其中的缘由。 (4)教师出示下图,并用气温计演示如何正确读数。学生在组内练习正确读数,组内成员相互检查、纠正。 2.选择一天中的5 个时间点,测量室外同一地点的气温并记录。学生小组合作,按照规范的方法测量,并及时在记录单中记录数据。 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气温变化示意图。 (1)教师出示气温计模型图,演示气温变化示意图的绘制。 (2)学生在小组内根据本组测得的数据绘制气温变化示意图。 (3)观察气温变化示意图,分析气温变化。 教师提问:现在大家来看看我们绘制的气温变化示意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通过气温变化示意图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气温的变化,气温变化的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 三、深入研讨 1.我的记录和同学的记录相同吗?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1)教师提问:你们小组记录的5 个时间点的气温和其他小组记录的相同吗? (2)学生交流并回答: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3)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4)学生继续交流并回答:有的小组测量过程中气温计碰到了其他的物体,有的小组把气温计放到了阳光照射到的地方…… (5)针对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不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会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测量对于获得精确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2.室外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1)引导学生结合记录表和气温变化示意图进行交流。 (2)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总结。 3.将多个涂色后的气温计模型图按时间顺序排列,这样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学生交流并达成共识:直观、形象。 四、拓展延伸 布置课外探究:从放学后到睡觉前,继续每隔2 小时测一次室外同一地点的气温,同时通过查阅天气资料,了解当地一天中气温的最低点。 【板书设计】 测量气温 【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容易调动,参与积极性高。但是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思考、领悟。教师要始终注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