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且大气运动导致发生天气现象。 科学思维 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说出描述天气的词和句并进行归类。 探究实践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状况,并用简单的图画、词句记录。 态度责任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观察并记录天气状况。 2.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状况,养成关心天气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感官观察天气状况,并用简单的图画、词句记录。 难点:阅读资料,了解大气的运动导致发生天气现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教师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还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 关于天气,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天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关注和学习生活密 切相关的天气。(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 二、探索活动 1.我们常用哪些词和句来描述天气? (1)了解描述天气的词和句。 教师提问:我们经常用哪些词和句来描述天气呢? 学生回答,教师记录。 (2)对描述天气的词和句进行归类。 教师出示班级记录单(描述天气的词和句),引导学生从“冷热”“刮风”“阴晴”“雨雪”等方面进行归类。 (3)学生交流并填写记录表,教师总结。 2.观察今天的天气,用简单的图画、词句记录下来。 教师出示记录单,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用图画、词句记录下来。 3.阅读资料,与同学分享你的收获。 教师出示大气圈的资料和示意图,学生阅读并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结合示意图对资料进行讲解。 三、深入研讨 1.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观察、记录天气? (1)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教师总结并补充。 2.大气圈里有哪些天气现象?说一说我们对大气圈的认识。 (1)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教师补充有关大气圈的资料,学生阅读并继续交流自己的认识。 (3)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记录单(天气观测记录),提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做多次天气观测记录,让我们使用记录单,在每节课后完成天气观测记录。 【板书设计】 我们关心天气 描述天气的词和句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阅读,让学生们对天气的描述、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能够认真描述天气,并用简单的图画、词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认识气象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 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隐藏在每日的天气里,需要我们不断观察、仔细分析和认真总结。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坚持观测与记录。除了天气变化,他还仔细观察和记录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日期,河流、湖泊结冰与解冻的状况,候鸟南飞与北归的早晚。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和记录,竺可桢总结了现代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通过与我国古代丰富的文献记载进行比较,竺可桢分析了我国过去五千年的气候变化特点,也了解了我国各个地区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为防灾减灾和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们已经知道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还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关于天气,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雪 多云 雷雨 大风 微风 雨夹雪 我们常用哪些词和句来描述天气 类型 词、句 表示冷热 炎热、寒冷 表示刮风 狂风呼啸、飞沙走石 表示阴晴 万里无云、乌云密布 表示雨雪 春雨淅沥、鹅毛大雪 观察今天的天气,用简单的图画、词句记录下来。 阅读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