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秋九上历史阶段测试】 期中素养评价 [范围:第一~四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下图所示,胡夫金字塔的塔身北侧工匠们把大门设计成由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这种充满智慧的建筑的建造者是 ( )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印度人 1.A 2.“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这是古巴比伦王国某位国王制定的法典中的话。这部法典最有可能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2.A 3.美索不达米亚出土了具有印度河谷文明特色的石印章、玛瑙珠子;印度河谷遗址出土了一些具有美索不达米亚雕刻风格的小人像。这一现象表明 ( )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B.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C.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文明 D.世界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3.B 4.“为使城邦公民中生活无保障的阶层也确有可能参与国家大事,伯里克利为出庭陪审者发放履行义务的津贴。”材料描述的古代世界图景是 ( ) A.《十二铜表法》的量刑 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C.亚历山大率军东征 D.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讨论 4.B 5.【史料实证】罗马共和国设置了两名保民官,保民官有权否决国家统治的决策层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可见,“保民官”的设置 (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B.完善了罗马的成文法典 C.有利于平民权利的维护 D.导致了罗马共和国衰落 5.C 6.古希腊诗人品达被誉为“国民诗人”,他曾写道:“名声自远方闪耀于珀罗的奥林匹亚赛道,那里竞争的是足捷、是在辛苦中勇猛力量的巅峰;胜者在余生赖竞赛而享蜜甜的艳阳晴空,每日都有高贵之事降临到每一位有死的凡人。”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人的 ( ) A.宗教观 B.民主观 C.教育观 D.英雄观 6.D 7.小李同学在复习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时,制作了下面的年代尺,据此判断,这个国家是( ) A.奥斯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共和国 7.B 8.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服、鞋帽等用品;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庄园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欧庄园 (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以农业为主 C.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领主特权受到限制 8.A 9.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如果将“特许状”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以下与其相应的研究主题是 ( ) A.基督教的对外传播 B.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C.法兰克王国的分裂 D.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9.B 10.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认识历史现象、形成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 A.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走向衰亡 B.西欧庄园兴起—佃户摆脱领主控制 C.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早期资产阶级产生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拜占庭帝国灭亡 10.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故选C项。 11.11世纪,意大利以博洛尼亚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法律学校,主要为市民阶层培养知识分子,教学内容以法律、数学为主,使用本地的民族语言教授,很受人民的欢迎。据此可知,法律学校的出现 (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改变了中世纪教育模式 C.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D.继承了古罗马法律精神 11.A 12.“他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光复了许多曾经属于罗马帝国的土地,并通过《罗马民法大全》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