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评价作业(五)3.1海洋化学资源 ~3.2海水“晒盐”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海水的利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利用海水获得食盐 B.利用海水进行渔业养殖 C.将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短缺 D.海水具有自净能力,可向其中大量排放污水 2.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左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右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左侧海水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B) A.溶质质量增大 B.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B.在结晶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C.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4.镁是国防元素,下列关于海水提取镁盐来制取镁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B) A.直接蒸发海水得到氯化镁 B.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 C.电解氯化镁溶液 D.向氢氧化镁中加入硫酸来制取氯化镁 5.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海洋中蕴含有丰富的矿产、动力及生物等资源 B.电解海水可以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 C.海水中溶解有大量的盐,约占海水总量的3.5% D.要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更应保护海洋环境 6.实现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是太阳能海水淡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海水可以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盐 B.海水中蕴藏着许多物质,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 C.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淡化海水 D.海水淡化可以用蒸馏的方法 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B)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8.《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制盐的场景:“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入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火井”指的是天然气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该方法制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 C.“以长竹剖开去节”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用此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 9.地球上资源很丰富,是因为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淡水资源又很不充裕,因而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作为饮用水,下列方法和原理完全不可能的是(B) A.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B.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使海水淡化 10.粗盐中通常含泥沙、CaCl2、MgCl2及Na2SO4等杂质,粗盐经过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加入“过量NaOH溶液”这一步一定要在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前面 B.若28 g粗盐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纯净NaCl的质量可能大于28 g C.上述流程中因为加入了过量盐酸,所以无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离子有Na+、Ba2+、Cl-、C、OH- 11.下图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三步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① ② ③ A.以上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相同的 B.步骤①也可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步骤③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水分 D.可以采用上述三步操作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4分) 12.(18分)山东省海岸线漫长,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化学小组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含少量泥沙和CaCl2),用如图装置进行提纯。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操作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