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3754

6.2《为了忘却的记念》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5659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许多革命者默默地为新中国的成立,在同反动政府的斗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斗争结果只是一小块煤,却在最黑暗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亮光。 为了忘却的记念 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习梳理文章的行文线索。 2、分析作品中的三个人物形象。 知人论世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 文体知识: 杂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所开拓和丰富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们所说的杂文,一般是指那些文艺性的短论。而广义的杂文,包括杂感、论文、通讯、序跋、演讲、日记等。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剌、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很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痹,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鲁迅杂文是这种理论的验证,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南腔北调集》收录了鲁迅在1932-1933年间所写的杂文数十篇。当时上海有个无聊文人,对鲁迅进行污蔑和人身攻击,说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至于用语,则是“南腔北调”。鲁迅说,“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作品介绍 “不入调,不入流”是指不去迎合他们说的话,而是坚持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个集名在诙谐幽默之中,寄托了作者对敌人的鄙视,表达了不妥协的态度。鲁迅取名“南腔北调集”是一种自嘲,更是对无聊文人的嘲讽。 关于“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鲁迅为旗手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组织,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 “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北斗》是其主要刊物。 1936年初,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解散。 关于“左联” ★“左联”五烈士简介 柔石(1901———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作品有诗剧《人间的喜剧》,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旧时代之死》、《三姊妹》等。 白莽(1909———1931),原名徐白,又名殷夫,浙江象山人。曾担任共青团中央地下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者。他的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航空署长,白莽曾写有《别了,哥哥》一诗,表示同他决绝、并与他哥哥所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奋战到底的决心。诗歌作品有《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等。 冯铿(1907———1931),又名岭梅,广东潮州人。作品有《重新起来》、《红的日记》等。 李伟森(1903———1931),又名求实,湖北金口人。作品有《小品文杂感集》、《杜思退也夫斯基评传》等。 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作品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