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1.质点 参考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了解质点的含义,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 2.了解参考系的概念及其对描述物体运动的意义,体会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3.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初步掌握建构物理模型的策略,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用·问题初探]———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预习教材的情况 问题1 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2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一样吗? 探究重构·关键能力达成 知识点一 物体和质点 【链接教材】 如图所示,一列火车从北京到南京,当我们计算火车的运动时间时,是否还用考虑火车自身的长度?是否考虑火车轮子的转动情况? 提示:否;否。 【知识梳理】 1.质点的定义:忽略物体的_____和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_____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和_____对所要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_____,忽略_____,建立_____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大小 形状 质量 大小 形状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理想化 【思考讨论】 2024年11月14日6时42分,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由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三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运载火箭飞行正常,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卫星发射入轨后,可填补我国高精度全球海洋盐度探测能力空白,完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数据获取能力,提升我国海洋预报产品精度及质量。 提示:可以。 问题1 科学家研究火箭在发射升空后的空中位置、离地高度、飞行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可否将火箭看成质点? 问题2 分析火箭分离过程中的姿态、方向时,能否将火箭看成质点? 提示:不能。 问题3 通过对(1)、(2)的分析,体会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 提示: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若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就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 【知识归纳】 1.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 (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者有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则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2)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该物体的运动,一般可看成质点。 (3)物体有转动,但相对于平动而言可以忽略其转动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质点的两点说明 (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只占有位置而不占有空间,具有被代替物体的全部质量。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是对实际物体的一种科学抽象。 【典例1】 (对质点概念的理解)关于“理想化模型”和“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B.“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存在 C.“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简化”,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实际存在的 D.在苹果园摘苹果,找成熟的大的苹果,可将苹果视为质点 √ A [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A正确;“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不存在,B错误;“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简化”,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实际不存在,C错误;在苹果园摘苹果,找成熟的大的苹果,苹果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将苹果视为质点,D错误。] 【典例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