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6026

2.7 用坐标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1298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必修,选择性,数学,高中,2019
  • cover
2.7 用坐标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过程.(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2.能根据曲线的几何特征求曲线的方程.(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几何问题.(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自主预习】 1.某涵洞的横截面是半径为5 m的半圆,则该半圆的方程是(  ). A.x2+y2=25 B.x2+y2=25(y≥0) C.(x+5)2+y2=25(y≤0) D.随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变化而变化 2.当点P在圆x2+y2=1上运动时,它与定点Q(3,0)的连线PQ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x+3)2+y2=4 B.(x-3)2+y2=1 C.(2x-3)2+4y2=1 D.(2x+3)2+4y2=1 3.已知动点M到点(8,0)的距离等于点M到点(2,0)的距离的2倍,求点M的轨迹方程. 【合作探究】 探究1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 如图,在直角△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ABC的外接圆的切线交线段AC的延长线于点D,则线段AD的长是多少 问题1:若用坐标法解决上面问题,应怎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问题2:结合问题1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圆的方程和AD的长. 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要素,如点、直线、圆等,把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例1 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CD是☉O的一条弦,且AB⊥CD,E为垂足.利用坐标法证明:E是CD的中点. 【方法总结】坐标法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坐标系的原则:(1)若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一般以它们分别为x轴和y轴;(2)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3)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或关于坐标轴对称;(4)关键点的坐标易求得. 如图所示,在圆O上任取一点C为圆心,作圆C,与圆O的直径AB相切于点D,圆C与圆O交于点E,F,且EF与CD相交于点H.利用坐标法证明:EF平分CD. 探究2 代数问题的几何解法 例2 (1)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2+y2=3,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2)函数y=-的值域为    . 【方法总结】 1.与圆上点(x,y)有关的最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法 (1)形如t=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的斜率的最值问题,即转化为过点(a,b)和点(x,y)的直线的斜率的最值问题; (2)形如t=ax+by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截距的最值问题; (3)形如t=(x-a)2+(y-b)2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平方的最值问题. 2.将被开方式配方,可化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形式,结合几何意义求值域. 已知实数x,y满足(x-2)2+y2=3,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探究3 求轨迹方程 1.用坐标法解决轨迹问题的基本思想 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后,人们借助坐标系把形与数联系起来,使几何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坐标,用代数方法来解决.在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并实施代数运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定理得出坐标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将图形用向量语言来描述,用向量运算来解决,再转化为坐标之间的关系. 2.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设动点的坐标为(x,y); (3)找出限制动点的几何条件; (4)将坐标代入几何关系; (5)化简式子. 3.求轨迹方程的三种常用方法 (1)直接法:根据题目条件,建立坐标系,设出动点坐标,找出动点满足的条件,然后化简、证明. (2)定义法:当动点的运动轨迹符合圆的定义时,可利用定义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代入法:若动点P(x,y)依赖于某圆上的一个动点Q(x1,y1)而运动,可将x1,y1用x,y表示,再将点Q的坐标代入到已知圆的方程中,得到点P的轨迹方程. 特别提醒: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易出现不符合条件的点仍在所求的轨迹上,故应排除不合适的点. 例3 若两定点A,B的距离为3,动点M满足|MA|=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