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走向胜利》 导入1:一枚徽章,一部史诗 思考:请观察《走向胜利》纪念章,同学们发现了哪些设计元素?这些元素代表什么意义呢? 2024秋部编版八上历史第六单元第十九课 徽章里的抗战史诗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目 录 篇章———中流砥柱:宝塔山的象征 篇章二—不朽丰碑:胜利的剖析 篇章三—薪火相传:精神的传承 篇章一 中流砥柱:宝塔山的象征 中流砥柱:宝塔山的象征 “宝塔山”象征着什么?胜利徽章的设计者们想借宝塔山表达什么意义?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延安 宝塔山 自学任务 阅读教材P113-114,说说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课本中做好标注。 表现: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2)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3)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 1937年8月 1937年11月后 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中共召开会议,确定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2.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内流行着两种错误观点。 “亡国论” “速胜论” 宣扬中国必会被日本灭亡,抗战没有胜利的希望。“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 坚信中国能够迅速战胜日本,无需经历漫长艰苦的过程。“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定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 充满消极情绪,只看到敌强我弱这一点,而看不到中国的进步性和优势。 忽视了日本军事力量强于我国的现状,盲目地认为我们可以很快取得胜利。。 如何驳斥?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目的 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时间 内容 意义 1938年5月 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③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对全国抗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114,完成表格。 3.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阅读教材,总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定维护全民族抗战的? (1)坚定反抗日本的侵略 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侵华策略,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2)坚定反对国民党的分裂和投降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团结抗战出现严重危机。1939年7月,中共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的方针。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一次次举起团结抗战到底的旗帜。在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时,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统一战线团结抗战大局,化解危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