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7038

【2025秋八上历史阶段测试卷】第1、2单元素养评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7616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评价,素养,单元,2025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秋八上历史阶段测试卷】 第1、2单元素养评价 [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1.C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前期,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无耻地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故C项符合题意。 2.下面为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该图显示1842—1845年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呈现增长趋势,主要是因为 (  ) A.允许英国在华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门户开放”政策 2.B [解析] 示意图中时间是1842年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增开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商品的输入,所以1842—1845年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呈现增长趋势,B项正确。 3.对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  ) A.鸦片输入危害严重 B.显示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清朝专制制度腐朽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D  4.咸丰年间,圆明园管园大臣率领手拿传统冷兵器的太监,面对闪烁着火星的子弹进行奋勇抵抗,最后从容赴难。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4.B  5.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某一内容时,老师在板书上写下“趁火打劫”“强迫签约”“劫掠空前”“割地最多”等关键词。由此可知,这一学习内容是 (  ) A.英军攻占镇江 B.俄国割占我国领土 C.日军进攻威海卫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5.B  6.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 时间 1843年 1851年 1853年 1864年 事件 创立拜上帝会 发动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开始北伐和西征 病逝 A.洪秀全 B.李鸿章 C.梁启超 D.左宗棠 6.A  7.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②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太平天国废除封建制度 C.②属于历史事实 D.②肯定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7.D  8.19世纪70年代,清廷内部出现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海防重而塞防轻,主张将塞防经费移办海防。左宗棠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这一争论 (  ) A.导致中央权威的衰落 B.折射出清朝国力大幅增强 C.意在应对边疆地区危机 D.反映了洋务派内部的分裂 8.C  9.清末郑观应在一首诗中写道:“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诗中的“东沟海战”是指 (  ) A.丰岛海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黄海海战 9.D 10.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借口“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发出“避战保船”命令。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可以无顾忌地执行陆上作战计划。这说明了 (  ) A.日本舰队未遭受损失 B.清军战略指挥严重失误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中国军民胆怯畏惧战争 10.B 11.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观察右侧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出(  ) A.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中国腹地 11.D [解析]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