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7403

第六单元 西天取经降魔障 东土弘法显神通 整本书阅读《西游记》教学课件+素材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58104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教学课件,西游记,阅读,本书,神通
    (课件网) 感受作品呈现出的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领悟想象的本质,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 01 综合运用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梳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解释他们在作品中的意义。 02 正确理解和把握《西游记》的基本主题与精神内涵,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初步形成从不同角度研读作品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 03 学 习 目 标 任 务 群 任务二:精读略读与跳读 做好规划好阅读 任务三:精读跳读理主线 把握结构讲故事 任务四:有粗有细读故事 多面形象情节趣 任务一:课前激趣巧热身 谁是西游挑担人 任务五:西游故事我创新 读写结合练想象 任务一:课前激趣巧热身 谁是西游挑担人 任务一:课前激趣巧热身 谁是西游挑担人 请同学们欣赏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任务一:课前激趣巧热身 谁是西游挑担人 歌曲中有“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师徒五人中平时挑担的人是谁呢? 沙僧———沙悟净 任务一:课前激趣巧热身 谁是西游挑担人 那么,原著中沙僧是不是平时挑担的人呢?请看原著中的三个小片段。 片段一:八戒道:“哥哥,你看这担行李多重 ”行者道:“兄弟,自从有了你与沙僧,我又不曾挑着,哪知多重 ”八戒道:“哥呵,你看看数儿么--四片黄藤篾,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第二十三回) 片段二:长老横担着锡杖,行者横担着铁棒,沙僧横担着降妖宝杖,八戒肩挑着行李,腰横着钉钯,师徒们放心前进。(第四十八回) 片段三:“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第一百回) 原著中真正的挑担人是猪八戒———猪悟能。 任务一:课前激趣巧热身 谁是西游挑担人 从对挑担人的错误认识这件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以前看过的简化本或影视、动漫改编的《西游记》,都是在原著的基础上改编的,常和原著有较大出入,《西游记》讲的是斩妖除魔的取经故事,是一部奇书、妙书。要想品到其中原汁原味的精华,还需要阅读原著。 任务一:课前激趣巧热身 谁是西游挑担人 根据你的阅读和查阅资料所得说一说《西游记》是怎样的一部作品。补全下列空缺。 《西游记》是一部古代 小说,一般认为是 (作者)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经过再创作而成的。 吴承恩,字 ,别号 ,山阴(今江苏淮安)人, 代小说家。 小说用 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歌颂了孙悟空 、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 《西游记》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 化,“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在小说中,一切都被世俗化了,神佛也表现出浓厚的世态相。作品塑造人物的特点,即能做到动物性、 与 的统一。 《西游记》与《 》《 》《 》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神话 吴承恩 汝忠 射阳山人 明 幻想 不畏强暴 世俗 神性 人性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任务二:精读略读与跳读 做好规划好阅读 任务二:精读略读与跳读 做好规划好阅读 《西游记》一书共100回,几十万字,如何做好略读呢?也许美国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一些建议对你会有一点帮助。 略读并不是随便或随意浏览一本书,是通过概括的了解文章或片段的主要内容。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下面是如何去做的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作概括性的理解。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4)如果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对这本书介绍。 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以准备真正地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