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7813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快乐读书吧及整本书阅读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22725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书吧,课件,阅读,本书,快乐
    《中国民间故事》导学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的不同类型,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书中的故事,初步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 3.学会合理制定阅读计划,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经掌握的多种方法阅读书中的故事,初步感受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产生探究民间故事的欲望。 2.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教学过程】 预备活动:概览全书,初步感知 一、课前谈话,引出话题 师: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你知道是哪几个吗? 生:《牛郎织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二、激趣导入,发布任务 1.开场: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咱们聊到的《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和我们第三单元学习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都属于———中国民间故事(板书:中国民间故事)。 2.过渡:时值岁末,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学校在筹备元旦迎新活动中,发布了“争做民间故事传讲人”的活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民间故事,开启“悦”读之旅。 活动一:概览全书,初步感知 1.初之印象,引导发现。 师:书店里的书籍琳琅满目,大家当时是如何选到自己需要的这一本的呢? 预设:根据他人的推荐,看封面、看目录…… 师:拿到手中的新书,大家通常会怎样去快速了解它呢? 2.指名回答,梳理关键。 预设1:关注封面。 关注封面能让我们了解本书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书名,谁来读一读书名?(指名) 师:书名提示了我们,这本书里所有的故事都来自———民间。并非作家的创作,而是来自广大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板书:来自民间 口耳相传)正是这本书的特点之一。 预设2:关注目录。 原来这本书和我们以前读过的《稻草人》不一样,是由多个并不相关连的故事组成的。 看到目录,你对哪个题目最感兴趣?(3名同学交流) 活动二:聚焦目录,梳理类型 1.聚焦目录,尝试分类。 过渡:刚刚从目录中,我们知道这本《中国民间故事》收录了几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这么多故事,你打算从哪一个故事开始读?(指4-5名) 师:除了神怪故事、历史人物故事,还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为书中的故事分分类。 2.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师小结:民间故事,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断桥相会,流传千年;梁祝化蝶,爱情绝响……《中国民间故事》将这些传统故事提炼加工,让读者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活动三:回顾方法,兴趣引读 1.回顾方法。 师:“功善欲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读好一整本书,我们还需要运用一些读书的方法,在我们之前的课内外阅读中都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 预设1:提问 预设2:对比 预设3:批注…… 2.方法尝试。 (1)复述片断,感受想象之奇。 师: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提供了一则民间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龟蛇二山的传说》),看到故事题目,你打算怎么读呢? 师:现在就请大家运用自己熟悉的阅读方法来读一读这篇故事,并完成读书单。 (2)自读交流,感受想象之妙。 师:我们这次要参加的是“争当民间故事传讲人”的活动,如果要讲好这则故事,你打算着重讲哪个部分? 预设:生1:龟蛇二山互相不服,互相赌气的情节。 生2:吕洞宾治服龟蛇二将的情节。 师:能不能试着讲一讲故事中最精彩的情节呢?(指2名) 根据学生的讲述,抓住关键词句,梳理中国民间故事的第二个特点(板书:情节夸张 充满想象) (3)走近人物,悟出愿望之美。 师:课本中为我们出示了《田螺姑娘》故事的片断,大家的书里也有这个故事。老师为大家截取了几个不同版本,你有什么发现? 师:不同版本的故事,开头略有不同,主人公的名字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