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粤教版)八年级 上 第三章 第五节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新课标要求 探究活动 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解读 1.聚焦中国海洋等自然资源,要求结合地图与资料描述其特征,如海洋资源种类多、分布不均。 2.需举例说明资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如渔业资源支撑食品业,进而认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人地协调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本章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1.说出 “蓝色粮仓”、“资源宝库” 的内涵,知道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分合理利用与破坏海洋资源的行为。 3.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认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 激趣导入 海洋资源 自主学习 广东省湛江市三面环海,有漫长的海岸线。这里气候宜人,水温和盐度稳定适中,是对虾培育和养殖的优质场所。经过多年发展,湛江市的对虾养殖面积、养殖产量、种苗产量等均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对虾之都”。近年来,湛江市大力推进绿色养殖,建设应急净化池、机械除污设施、循环水再用水处理系统等,禁止养殖废水排海,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1.结合《地理图册》,简述湛江成为“中国对虾之都”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说说湛江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 湛江地处低纬,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咸淡度适宜,利于对虾生长。其攻克对虾育种难题,良种多。且养殖模式先进,产业链完备,凭此成为 “中国对虾之都” 。 湛江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上多措并举。开发方面,发展海水养殖如对虾产业,推进海洋渔业产业化;保护上,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限制过度捕捞,治理海洋污染,兼顾资源利用与生态维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湛江市的对虾产业与绿色养殖 ”蓝色粮仓“ 任务一 (1)我国渔业资源丰富,有海藻、鱼虾、贝类、蟹、乌贼、海参等,这些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 1.为什么辽阔的海洋被称为“蓝色粮仓”? (2)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耕海牧渔,建好“蓝色粮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蓝色粮仓“ 任务一 这些水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且受到来自高纬度的冷海水和来自低纬度的 暖海水经过或交汇的影响,加上长江、黄河等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近海大陆架水域。 此外,我国近海岛礁广布,为鱼类生存、繁殖提供了场所。 2.我国主要渔场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任务一 ”蓝色粮仓“ 3.石岛东南渔场、舟山渔场和粤西渔场分别位于哪些海域? 石岛东南渔场:黄海中部海域,该海域地处黄海南北要冲,是多种经济鱼虾类洄游的必经之地。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处于东海海域,其东侧为舟外渔场,南连渔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 。 粤西渔场:位于 19°30′—22°00′N,110°00′—114°00′E,地处南海海域,是广东重要的渔业产区之一 。 任务一 ”蓝色粮仓“ 北部湾、南部沿海、舟山等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鳕鱼等众多的经济鱼种。 4.我国渔场常见的鱼类有哪些? 黄鱼 带鱼 鳕鱼 乌 贼 任务一 ”蓝色粮仓“ 长期以来,过度捕捞、粗放式养殖和环境污染等,导致传统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5.我国渔业资源存在什么问题? 环境压力增大 近海资源锐减 过度开发利用 任务一 ”蓝色粮仓“ 我国通过采取增殖放流、科学投放人工鱼礁、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