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0142

1.5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共21张PPT)-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436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八年级,2024,苏科版,数学,初中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第1章 1.5 等腰三角形 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重点) 2.能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解决问题.(重点、难点) 3.会利用尺规作图作等腰三角形. 学习目标 一、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问题1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沿虚线剪下并展开,得到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提示 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 问题2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作边BC的中线AD,△ABD和△ACD全等吗?你有什么发现? 提示 ∵AD为△ABC中线, ∴BD=C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B=∠C,∠BAD=∠CAD,∠ADB=∠ADC=9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AD⊥BC,即AD是△ABC的高. 知识梳理 1.有 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边叫作 . 2.等腰三角形中两个相等的角叫作 .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 两底角 (简称“ ”). 符号语言:∵在△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 、 及 重合(简称“ ”). 两条边相等 腰 底角 相等 等边对等角 高线 中线 顶角平分线 三线合一 (课本P43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BD.求证:∠ADB=∠BAC. 例1 证明 ∵AB=AC,AD=BD, ∴∠B=∠C,∠B=∠BAD(等边对等角). ∴∠C=∠BAD. ∵∠ADB是△ADC的外角, ∴∠ADB=∠C+∠CAD. ∴∠ADB=∠BAD+∠CAD. ∴∠ADB=∠BAC. 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一点,且DA=DB=DC.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跟踪训练1 证明 ∵DA=DC,∴∠A=∠ACD. ∵DC=DB,∴∠B=∠BCD. 又∠A+∠ACD+∠B+∠BCD=180°, ∴2(∠ACD+∠BCD)=180°, ∴∠ACD+∠BCD=∠ACB=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二、尺规作等腰三角形 (课本P43尝试)如图,已知线段a,h,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a,高AD=h. 例2 解 作法: ①作射线BE,在BE上截取线段BC=a. ②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MN交BC于点D. ③在DM上截取线段DA,使DA=h. ④连接AB,AC. △ABC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已知∠MCN,点B是射线CM上一点,求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得BC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点A在∠MCN内部,且点A到∠MCN两边的距离相等.(尺规作图) 跟踪训练2 解 如图,△ABC即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三线合一”.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10,则它的周长为 A.14 B.18 C.24 D.18或24 √ 解析 当4是腰时,4+4<10,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 当10是腰时,周长=10+10+4=24. 故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 2.木工师傅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斜边与水平面平行,直角顶点在横梁上),直角顶点处用线系着一个铅锤,若铅锤线恰好经过斜边中点则可以判断横梁水平,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等边对等角 B.垂线段最短 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 3.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为9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95° 解析 ∵95°>90°, ∴95°的角只能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95°. 4.如图,屋顶钢架外框是等腰三角形,立柱AD⊥BC,若∠BAD=55°,则∠CAD=   °. 55 解析 ∵△ABC为等腰三角形,AD⊥BC, ∴AD平分∠BAC, ∴∠CAD=∠BAD=55°. 5.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M,N在BC上,且AM=AN,求证:BM=CN. 证明 如图,过点A作AD⊥BC,交BC于点D, ∵AB=AC, ∴BD=CD, ∵AM=AN, ∴MD=ND, ∴BD-MD=CD-ND, 即BM=CN. 本课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