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0824

科学常识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5次 大小:5413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科学,常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常识 【专题一 物理常识】 一、光现象 1. 光是一种电磁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方向传播。 2.“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 西则影东 ”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左右颠倒 的实像。 3.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达 30 万公里/秒(3×108 米/秒)。 4.“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和“ 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潜望镜都体现了光的反射。 5. 尽管白天阳光有时不能照在房间里,但房间里仍然很亮,其主要原因是光的反射。 6.凹面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用于太阳灶和手电筒的反光罩;凸面镜对光线具有发散 作用,用于汽车后视镜和道路转弯处的反光镜。 7.池水变浅、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现象都是光的折射。 8. 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光谱的科学家是牛顿。其中 红光波长最长,最不易发生偏折;紫光波长最短,能量最大。 9.雨夜路灯出现一圈圈的光环、彩虹体现的是光的色散。 10.透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用于放大镜或老花镜;凹透 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用于近视镜。 11.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 二、声现象 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等介质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可以发生反射和衍射。回声属于声音的反射。 4.声音的三特性有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 与材料、结构有关。 5.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6. 声呐、B 超、清洗物品、清除胆结石(体外碎石)利用的是超声波。 7.确定某些地质活动(如火山、地震)的信息利用的是次声波。 三、物态变化与力 1.物态变化是指气态、固态和液态之间相互转化 2.水烧干是汽化;露珠的形成、冰箱拿出的冰棍冒“ 白气 ”是液化。 3.钨丝变细、樟脑丸变小是升华;霜的形成、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华。 4.固态吸热变为液态;气态放热变为液态;液态放热变为固态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常见例子:苹果掉在地上,瀑布飞流直下。 2.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3.利用鞋底和地面的摩擦使人向前、体操运动员掌心抹防滑粉吸汗、鞋底和轮胎刻有凹 凸的花纹都属于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机器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属于减小有害摩擦。 4.如茶壶杯盖上的洞、钢笔吸水、吸盘都是应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5.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6.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有关,计算公式为 F 浮=ρ液 gV 排。 7.荷叶上的露珠呈圆形,以及硬币、回形针等漂在水面上,都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 8.力学三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公交车刹车后乘 客前倾、跳远运动员助跑之后飞身一跃继续前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得更紧等都与惯性 有关。 (3)牛顿第二定律是物体的质量、受到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4)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专题二 生物常识】 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糖类和氧气。其中氧气 中的氧来源于水中的氧。 2.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利用酵母菌酿酒(酒精发酵)属于无氧呼吸。 3.人在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身体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4.农作物受涝时短时间内不会死亡是因为有氧呼吸。 5.有氧呼吸的反应场所主要是线粒体,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无 氧呼吸反应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6.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是 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简称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