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基础达标 1.小切口·歌谣 (2025泉州期末)下图《长城谣》是流传于秦朝的一首民间歌谣。据此推知,当时( ) A.修建长城耗费大量物力 B.秦王扫六合的雄伟气势 C.百姓深受秦朝暴政之苦 D.秦以农为本的政治举措 C 长城谣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注] 举,指养育;脯,指干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2.(2025济南期末)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秦朝法律还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说明( ) A.秦朝严刑峻法,法令严苛 B.秦朝注重社会治安的管理 C.秦朝重视家族邻里的团结 D.秦朝时团体犯罪现象普遍 A 3.“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加速统一,结束割据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B 4.学史方法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态度与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名医扁鹊发明了切脉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B.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C.秦始皇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 D.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D 5.跨语文学科 下面诗句反映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是( ) A.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B.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C.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跨语文学科 成语“破釜沉舟”最早见于《孙子兵法·九地篇》: “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在实战中将之付诸实践的是( ) A.嬴政 B.陈胜 C.刘邦 D.项羽 C D 能力提升 7.(2025青岛期末)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评价:“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以下对材料解读恰当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B.司马迁赞扬了陈胜革命的首创精神 C.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大泽乡起义的打击 D.大泽乡起义失败是因为侯王将相联合剿杀 B 8.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贾谊认为是由于“仁义不施”;陆贾认为秦朝 “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 ) A.政治制度改革 B.农民起义频发 C.统治者不行仁政 D.社会矛盾激化 C 9.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其中原因。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陈胜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秦)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陈、吴奋其白梃,刘、项随而毙之。 ———班固《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戍守渔阳。……“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起义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 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1)材料一的作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材料一的作者认为秦朝亡于暴政。(2分) (2)材料二的作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材料二的作者认为秦朝亡于没有实行分封制。(2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两种观点哪一种正确,说明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