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1208

8 匆匆 教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982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匆匆,教案
  • cover
第三单元 8 匆匆 课题 8 匆匆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匆匆》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联结全篇,一步紧似一步地展露内心的思绪,以细腻的文笔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关注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习作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阅读重点要放在学习直接抒情的写作方法上。本文的1、4自然段,在表达情感的方法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一连串的问句,流露出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2、3段,从不同的角度写时光是如何匆匆而过的,表达作者深深的惋惜、无奈、遗憾之情。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体会来学习并掌握直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关注词语:本文的词语运用也非常有特点,课文中出现的叠词,如: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茫茫然;白白、默默、斜斜、匆匆、渐渐、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语准确生动的呈现出时间过去的迅速,学习词语的运用也是本单元习作能力形成的重要方面。关注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在“五四”运动浪潮的推动下,开始文学生涯的。代表作有《匆匆》《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关注背景:《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当时正是五四运动处于低潮,作者思想十分苦闷时期。这时他由于“看不清现在,摸不着将来”,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感到无限空虚与惆怅。了解这段时间背景,对把握朱自清“不愿蹉跎青春,浪费时日,虽彷徨而仍思有所作为”的情感会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4.能抓住关键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核心任务 【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音频。2.学生预习:一读(2-5次)、二标(段落序号);三圈(生字:写的用“ ”,认的用“”,词语用“( )”)、四描(描生字,圈部首)、五思(带着课后问题去思考)。 第一课时 过程设计 核心子任务 学的活动 核心子任务一:课堂导入 【教学目标】1.会认写6个生字,正确书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2.学习1、2段,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表达的好处。3.读好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出示课件3)教师出示谜语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短而又最长,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是什么 预设1:时间师:是啊,时间匆匆,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却把时间定格在了文字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匆匆》。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8.匆匆,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入课文的学习。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的特点,同时自然地引出课题。) 核心子任务二:新课教学 二、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5)(出示课件4)走进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出示课件5)师介绍写作背景:《匆匆》作于1922年3月,正是五四运动处于低潮,作者思想十分苦闷的时期。这时他由于“看不清现在,摸不着将来”,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感到无限空虚与惆怅。但朱自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