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杜甫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 了解杜甫相关文学常识及其创作背景,了解文体知识,积累文化常识。 1 诵读诗歌,找出诗中意象,分析意象的作用。(重点。) 3 积累诗词中的重点语句,赏析其妙处。 2 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感悟杜甫之“悲”。(难点) 4 知人论世 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杜少陵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诗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被誉为“_____”,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_____”,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_____”这条主线,其诗歌风格基本上是“_____”,“三吏”和“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诗史 诗圣 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走进杜甫 26-29岁游齐赵, 30岁归东都。 19岁,游晋。 20岁,游吴越, 24岁,自吴越归东都。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壮游》) 读书和壮游时期 35岁之前 先天元年712杜甫出生 青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安定富足 开元六年718七岁 ,始作诗文 14岁开始壮游 25岁 举进士,不第 33岁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 34岁,再游齐﹑鲁。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困守长安十年时期 35-44岁 35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40岁,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36岁,参加科举落第。李林甫操纵,野无遗贤 37-39岁,干谒求汲引,不得 41岁,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43岁,进封西岳赋,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 44岁,十月授河西尉,不就。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1月安史之乱 现实主义特点已经成为主体,沉郁顿挫的诗风也初步确立 《兵车行》是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创作起点的杰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得官后探家时在奉先所写,可作为长安十年生活经验的总结。 其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 45岁,避难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偶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流亡、陷贼与为官时期 44—48岁 46-47岁,身陷长安,后逃奔肃宗行在凤翔,被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获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48岁,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弃官携家逃难,于年底到达成都。 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三吏”: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漂泊西南与流浪江汉时期 48—59岁 乾元二年759,春,卜居西郭浣花里, 得严武等相助,于浣花溪建草堂,过上一段难得的安定生活,此后,他曾避乱至梓州、阆州,回到成都后,入严武幕府,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任节度参谋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这十年是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最高峰,是他的创作最为成熟的时期。 《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