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2616

考点04 地球上的水——3年(2023—2025)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分类汇编(解析版)

日期:2025-09-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33376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点,解析,汇编,分类,专项,真题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 [2023年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密度最低 B.丁盐度最小 C.甲盐度大于丁 D.乙密度大于丙 2.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①大陆冰川融化 ②暖寒流的交汇 ③深层海水上升 ④西风漂流携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答案:D解析:甲地纬度高,水温最低,密度最高,A错误;丁地水温最高,盐度最高,B错误;甲地水温低于丁地,所以甲地盐度小于丁地,C错误;乙地水温低于丙地,所以乙地海水密度高于丙地,D正确。故选D。 2.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而该海域南部有一股环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其水温很低,它在极地东风影响下向北流去时下沉。而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时,遇到这股下沉的寒流,就形成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可将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成为磷虾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故②③正确;大陆冰川融化速度缓慢,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大,①错;西风漂流为闭合的全球性环流,携带的营养物质少,④错。②③正确,故选C。 [2023年江苏高考真题]西风漂流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北上寒流,与巴西暖流交汇后东流。下图为“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36°S和41°S附近两个截面逐月洋流流量及变化趋势图”(数值表示流量大小;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从总体上看,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 ) A.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增强 B.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减弱 C.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 D.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 4.与该海区洋流强弱变化趋势直接相关的是( ) A.极地东风带向南极方向收缩 B.盛行西风带向南极方向移动 C.极地东风带向低纬方向扩张 D.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 5.下图中反映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年内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答案:D解析:西南大西洋海区36°S附近为巴西暖流,41°S附近为北上寒流。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36°S海区为负值,且变化趋势变小,说明巴西暖流增强;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41°S海区为正值,且变化趋势变小,说明北上寒流减弱。故选D。 4.答案:B解析: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说明盛行西风向高纬(南极)方向移动,极地东风纬度位置较高,不会影响该海域,AC错误: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会导致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故选B。 (2025年1月浙江卷)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1日0时49分,古巴南部海域(19.8°N,77.0°W)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6.此次地震 A.震中位于大西洋中脊 B.附近为板块消亡边界 C.震源位于太平洋板块 D.引发海啸危及哈瓦那 7.甲、乙、丙、丁四地海底岩石年龄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甲、乙、丙、丁四地表层海水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海水盐度:甲>乙 B.海水温度:甲>乙 C.海水盐度:乙>丙 D.海水密度:丙>丁 6.读图联系已学可知,美洲大陆西部的板块边界为消亡边界,古巴南部海域附近的板块边界图例与美洲大陆西部的板块边界图例一致,故此次地震附近为板块消亡边界,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容易引发地震,B正确;大西洋中脊为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该区域位于美洲板块,并非太平洋板块,C错误;震中与哈瓦那分属同一岛屿两侧,受岛屿的阻挡,海啸不一定会危及哈瓦那,D错误。故选B。 7.一般来说,板块生长边界,由于板块张裂,地幔物质从海底裂隙处涌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