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二节 弹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形变、弹性形变、弹性限度的概念,认识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有无及方向.了解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3.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了解胡克定律,会计算弹簧的弹力.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知识点一 形变、弹性与弹性限度 1.形变 (1)形变:物体发生_____或体积的变化. (2)形变的种类:_____、_____、弯曲形变和扭曲形变等. 2.弹性与弹性限度 (1)弹性:物体具有_____的性质. 形状 压缩形变 拉伸形变 恢复原状 (2)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_____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弹性限度: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形状_____,我们称这种现象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 (4)范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_____恢复原状的形变叫范性形变. 恢复原状 不能完全恢复 不能 体验 1.(1)所有形变在撤去外力后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 ) (2)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 ) (3)两个接触的物体,若它们间有弹性形变,则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 ) × √ √ 知识点二 认识弹力、胡克定律、弹力的应用 1.弹力:发生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_____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的方向 (1)压力方向_____指向_____的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_____指向被_____的物体; (3)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沿绳子指向绳子_____的方向. 弹性形变 接触 垂直于支持面 被压 垂直于支持面 支持 收缩 3.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_____. (2)公式:F=____,其中k为弹簧的_____,单位:_____,读作牛顿每米.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不同. 正比 kx 劲度系数 N/m 4.弹力的应用 (1)弹簧的弹性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 (2)弹簧可以起到自动复位的作用. (3)弹簧应用于各种安全阀超压保护装置中. (4)弹性材料应用在工程中. 提醒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受力物体. 体验 2.(1)弹簧劲度系数与施加的拉力大小有关. ( ) (2)弹簧劲度系数与制作弹簧的材料有关. ( ) (3)弹簧劲度系数与弹簧压缩的长度有关. ( ) (4)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 N/m. × √ × 200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 请探究: (1)李明同学说跳板发生了形变,脚没有发生形变,这个说法对吗? (2)脚受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3)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1)不正确,跳板和脚都发生了弹性形变. (2)支持力是由跳板发生弹性形变施加在脚上的,施力物体是跳板. (3)接触、弹性形变. 考点1 弹力 1.产生弹力必备的两个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2.判断弹力有无的三种常见方法 (1)直接判断:对于形变较明显的情况,可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直接判断. (2)利用“假设法”判断: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3)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判断: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处于受力平衡状态,这可以作为判断某个接触面上弹力是否存在的依据. 3.几种常见弹力的方向如下表 类型 方向 图示 平面产生的弹力 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产生的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