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2854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2838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单元,纲要,中外,必修,编版
    专题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4—19世纪)的阶段特征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不断扩展。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法国确立了共和制度。19世纪中期以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是典型表现。 2.经济: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3.文化:近代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专题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6世纪 17—18世纪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矛头 指向基督教神学,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反对天主教会神权统治 既反神权又反王权,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形式 复兴古典文化 宗教异端 著书立说,公开批判 核心 人文主义 信仰得救(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领域 文学、艺术、科学 宗教、政治、社会 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 社会基础 知识分子,上层人士 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 资产阶级为主 共同点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传播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专题三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1)理论依据: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2)建立方式: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3)建立过程: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政体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5)体现原则: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影响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1.(2023·北京第一次学业水平29题)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中,意大利地区人才辈出,其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被称为“文学三杰”。这场“新文化运动”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2.(2022·广东学业水平17题)1521年,马丁·路德面对皇帝、教皇使节和帝国议会各等级代表的指责,明确答复:“我既不信任教皇,也不信任宗教会议,因为他们经常出错和自相矛盾。只要我还不曾被《圣经》文字或清晰理性驳倒,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话。”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 A.倡导科学精神 B.否定教皇权威 C.倡导社会公平 D.否定《圣经》权威 3.(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26题)有同学在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时收集了以下资料: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