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3260

课时分层作业20 失重和超重 力学单位

日期:2025-09-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3794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分层,作业,失重,超重,力学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 1.A [0~t1时间内,乘客的速度变大,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上,乘客处于超重状态,乘客对电梯的压力大于乘客的重力,故A正确;由题图可知,图像上某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等于该点对应的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则在t1~t2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一直不变,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0,故B错误;t2~t3时间内,乘客的速度变小,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乘客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故大小相等,故D错误.] 2.BD [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向上、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球在最高处只受到重力,故A错误;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B正确;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落过程都是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D正确.] 3.AC 4.解析:(1)当T1=40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1-mg=ma1,解得此时电梯的加速度 a1= m/s2=0 由此可见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当T2=32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2-mg=ma2,这时电梯的加速度 a2= m/s2=-2 m/s2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3)当T3=44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3-mg=ma3,这时电梯的加速度 a3= m/s2=1 m/s2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答案:(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3)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5.A [力学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牛顿、米/秒2属于导出单位.故选A.] 6.B [将Ff=kSv2变形得k=,采用国际单位制,式中Ff的单位为N,即kg·m/s2,S的单位为m2,速度的二次方的单位可写为(m/s)2,将这些单位代入上式得,即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kg/m3,B正确.] 7.C [A项中单位没有统一,A错误;B项正确,但太繁琐,故不符合题意;C项既正确又简捷,故C正确;D项漏写单位,故D错误.] 8.C [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加速向下运动,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下,故人处于失重状态,最后人静止,故后半段是人减速向下的过程,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下蹲过程中人先失重后超重,选项B错误;在1 s时人向下的加速度最大,故此时人并没有静止,它不是下蹲的最低点,选项A错误;该同学在前2 s时是下蹲过程,后2 s是起立的过程,所以4 s内共做了1次下蹲-起立的动作,选项C正确;传感器给人的作用力与人给传感器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9.ABC [人随扶梯斜向上做短时间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人有加速度,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设人的加速度大小为a,扶梯与水平夹角为θ,人的加速度斜向上,将加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有ax=acos θ,f=macos θ,即人受摩擦力的作用,竖直方向有ay=asin θ,FN-mg=masin θ,即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ABC正确,D错误.] 10.解析:(1)用v-t图像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3+12)×6 m=45 m. (2)t=0至t=3 s内,物体加速上升,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为a1==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底板对物体支持力的最大值F1=mg+ma1=12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底板压力的最大值为120 N. (3)t=6 s至t=12 s内,物体减速上升,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为a2==-1 m/s2,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a2,底板对物体的支持力的最小值为F2=mg+ma2=9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底板压力的最小值为90 N. 答案:(1)45 m (2)120 N (3)90 N 2 / 3课时分层作业(二十) 失重和超重 力学单位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多选题每小题6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