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世界史 温馨提示: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注意纵横联系、比较归纳。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五单元 走进近代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资本主义社会 教材结构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要求:阅读单元导言,根据提示词分层,找关键词。 1.文明的产生: 2.文明的发展: 3.文明的交流: ‖ ‖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课标要求: 1.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2.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什么是文明?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进入到更高层次。关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依据材料可以分析出,文明包含以下要素:国家、文字、制度、建筑等等。 采集 渔猎 生产力低下 农耕畜牧 新石器时代 (农业革命) 社会分工 劳动生产率提高 生产力提高 剩余产品的出现 私有制的产生 阶级 国家机器的诞生: 政府、军队、监狱等等 国家 文字 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古印度文明 约BC3千纪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地理环境 产生发展 成就 政治 文化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印度河流域大平原; 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①前3500左右:产生最初的文明; ②约前2900:出现一系列城市国 家; ③约前18C: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 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①制度:汉谟拉比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②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产生发展: 成就: 古巴比伦王国 (奴隶制国家)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 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 写的法典铭文,共282条。 《汉谟拉比法典》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 1至5条是关于诉讼审判的规定, 6至126条是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127至195条关于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 196至214条关于人身保护和“同态复仇法”…… 242至277条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 278至282条是关于奴隶的规定 材料三:……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 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探究】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在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