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3317

九上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课件 +教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47323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六单元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 2.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 重难点:写作实践,能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将杜牧《清明》(七绝)改写为五绝、剧本、一首词(只加标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解读改写 阅读课本《写作 学习改写》,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改写? 明确: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2. 改写有哪些形式? 明确: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是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三、改写指导 四、玩转改写 (一)改变文体 把《枫桥夜泊》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散文。 原诗: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深入体会原诗《枫桥夜泊》,把握其背景、内容、情感。 明确: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后,他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 内容此诗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人)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事)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情感这首诗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用现代汉语讲此诗的内容: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改成散文: 《枫桥夜泊》 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淡黄色的月亮渐渐地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涂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满天都是白花花的霜。 “哇—哇———乌鸦也都归巢了,声音是那么凄凉。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愁绪,此时陪伴我的只有江边的枫树和船头时隐时现的渔火。家乡的亲人,你们在做什么,日子过得好不好?恍惚间,两个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他们都不见了……泪水从我脸上滑落下来……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在那里悄然而立。“当—当———寒山寺里的钟声敲到了我的心田。这凄凉的声音,仿佛是亲人在呼唤着我回家…… 2.就散文《枫桥夜泊》,在描写、联想想象、语言方面赏析。 《枫桥夜泊》 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淡黄色的月亮渐渐地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涂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满天都是白花花的霜。(景物描写) “哇—哇———乌鸦也都归巢了,声音是那么凄凉。(景物描写)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愁绪,此时陪伴我(第一人称)的只有江边的枫树和船头时隐时现的渔火。家乡的亲人,你们在做什么,日子过得好不好?(心理描写)恍惚间,两个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动作描写)他们都不见了……泪水从我脸上滑落下来……(神态描写)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在那里悄然而立。“当—当———寒山寺里的钟声敲到了我的心田(心理描写)。这凄凉的声音,仿佛是亲人在呼唤着我回家…… 赏析:散文采用了人物多种描写手法,在这样一个深秋夜色苦寒的背景下,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想象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 (二)改变语体 把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 拔苗助长(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