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4899

5.3 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同步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9098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2024,学科,学年,2025-2026,教师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俗称“干冰”的物质是( ) A.二氧化锰 B.固体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碳酸钠 2.下列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3.(广西桂林期末)如图所示向放有两支点燃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的实验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燃烧需要氧气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二氧化碳可与蜡烛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 B.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比空气大的是( )       6.如图是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A和B两个软塑料瓶体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的蒸馏水,, 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观察到A瓶的实验现象是__ __,B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 __。 7.干冰可用于疫苗等特殊试剂的低温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由水分子构成 B.构成干冰的微粒静止不动 C.构成干冰的微粒间无间隔 D.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8.下列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紫色石蕊溶液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闻气味 9.(广西钦州期末)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及其于水的反应,其中①②③是用石蕊染色的滤纸条。下列设计最好的是( ) A.①是干燥的滤纸条,②③用水润湿 B.②是干燥的滤纸条,①③用水润湿 C.③是干燥的滤纸条,①②用水润湿 D.①②③都用水润湿 10.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如图装置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从b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广口瓶中 A.④②③①③ B.④③①②③ C.③④②①③ D.②③④①③ 1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某同学用一根铁丝穿4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按照图示将醋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1、2、3会变红,4不变色 B.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C.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多个实验合为一体,对比性强 12.绘画功底极强的小智同学,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用如图进行了汇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灭火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B.二氧化碳能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C.碳酸饮料生产时,有一步是将二氧化碳压入水中,该操作中二氧化碳仅仅发生了物理变化 D.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刷在墙壁上会变硬,是因为石灰浆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13.(科学探究与实践)(广西南宁期末)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了下列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完成探究。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蜡烛火焰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__ __ 实验二 a管内试纸变红色,b管内试纸不变色 __ __ 实验三 d、e瓶中均无浑浊,__ __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反思与拓展】 (1)前三组对比实验的设计都只改变了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__ __法。 (2)对实验一稍做改动(如实验四所示),会观察到__ __层的蜡烛先熄灭。 (3)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4)若既要证明实验二的结论,又要证明CO2的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