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6473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五上 语文园地六(教案+课件)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4514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2025,年秋部,编版,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2.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3.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4.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5.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2.想象画面,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3.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2.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3.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一、交流平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谈话导入: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无数文人墨客曾赞美它;它,又是最渺小的爱,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常常看不到它。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篇课文讲的就是这种爱。(父母之爱) 2.读一读,品一品。 (1)在本单元课文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场景、细节,分享朗读,说一说,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1:场景描写。如,“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点拨:这是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说明母亲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艰苦,母亲挣钱不容易。 预设2:细节描写。如,“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点拨:这是对“我”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说明了“我”得到母亲表扬后,兴奋、激动、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父亲的表扬。 3.听一听,想一想。 (1)联系自己课外阅读时的经验,谈一谈通过品读场景、细节,自己体验到的独特的感受。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巡堂指导、点评。 提示:①找出本册书其他课文之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②找出课外读物中的相关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4.读一读,画一画。 (1)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内容,画出关键语句,总结描写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的好处。 (2)课件出示《父爱之舟》节选片段,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1:庙会场景热闹. 预设2:父子困窘,感情深厚。 课件出示《慈母情深》中的语段,让学生继续读一读,说一说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1:从“揉得皱皱的毛票”以及动作“掏”可以看出母亲挣钱的不易。 预设2:从“皲裂”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的劳累、艰辛。 (4)小结: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词句段运用:比较发现,迁移运用 1.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1)课件出示语句段运用第1小题。 (2)引导思考:读一读三段结尾,讨论三个结尾分别和文章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 预设:第一段的结尾照应了开头。第二、三段的结尾与题目相照应。 (3)组织学生交流:结尾有何不同的特点? 点拨①:第一段自然结尾,事情讲述完了,结果就出来了,文章也结束了,不设计含意深刻的语句,结尾有时用省略号。 点拨②:第二段借助“我”童年生活中“摇花乐”“桂花雨”的画面结尾,表达思乡之情。 点拨③:第三段总结式结尾,用简练的话语把文章主题表现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想象画面,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1)课件出示语句段运用第2小题。 (2)引导思考:读片段,用词语概括你看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与课文中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