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十六) 16* 散文二篇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臼齿(jiù) 濒临(bīn) 疲卷 B.俯瞰(kàn) 炫耀(xuàn) 遏制 C.兴味(xìnɡ) 牛犊(dú) 凋榭 D.蔓延(màn) 洗涤(tiáo) 振颤 解析:A项,“卷”应为“倦”;C项,“榭”应为“谢”;D项,“涤”应读“dí”,“振”应为“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 B.回顾过往的点滴,一个不可遏制的难忘教训就是,过去耽搁的时间太多了。 C.面对接二连三的问题,他应付起来已经有些无能为力。 D.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解析:“不可遏制”指思想情感或形势等不能制止、不能控制。这里形容“教训”,用错对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最新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身心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B.这项法律的颁布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类活动不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C.通过实施一系列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甘南地区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D.复习时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先筛查知识漏洞,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填补。 解析:A项,一面对两面,去掉“能否”或在“良好”前加“有无”;B项,否定不当,去掉“不再”;D项,搭配不当,把“为原则”改为“的原则”或将“本着”改为“以”。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B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每个人的精神港湾。 ①同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 ②可以说,家风正则社风正,家风清则国风清。 ③正是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凝聚为共同体。 ④古人强调“家国一体”,中华文化崇尚“家国情———,亦源于此。 A.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解析:第①句中“同时”表示并列,说明前后句的中心语是一样的,第①句的中心语是“家庭”且阐述的是家庭的定义,与横线前的内容衔接紧密,因此第①句应为第一句;第④句中“亦源于此”说明第④句的上一句应与第④句一样阐述的是“家”“国”,可推断第④句的前一句是第②句;第③句说的是家庭—社会—共同体,是第①句与第②句之间的过渡句。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①③②④。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文段中加点的“爱情和知识”这个短语是并列短语。 B.文段中加点的“回荡”是名词。 C.“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一句中主语为“整个世界”。 D.应把画线句中的三处顿号改为逗号。 解析:“回荡”在这里是动词。 (一)(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让生命走向蓬勃 ①楼下有个角落,多少年来无人打理,总是稀稀拉拉长些杂草。一天,儿子吃完西瓜后,将一把西瓜籽撒到那里,嚷着说要种个西瓜。我笑道:“这么荒僻的角落,还想种西瓜,想得美呢!”然而,事实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②几周后,在这个角落里,竟长出了四株西瓜藤。最粗壮的那一株幼苗,盘绕着绒绒的卷须,这里试试,那里试试,吐出一片又一片厚实带毛的绿叶子。没几天,葱绿的西瓜藤似蛇一般攀爬,沿着围墙一角,不断延展,扩大着自己的地盘。 ③一株小小的植物,竟然有如此旺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