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成果展示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9分)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议论性文章或谈论人生,思考精神教养 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 或论述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雨果在回复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惊骇于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毕淑敏认为我们应当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鲁迅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顾颉刚倡导学者不要墨守成规,要有新问题,新发明,人类的文化才能停滞不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而因格则告诉我们,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惊骇 劫掠(lüè) B.相得益章 埋头苦干(mái) C.前仆后继(pú) 墨守成规 D.探求 锲而不舍(qì) 解析:B项,“章”应为“彰”;C项,“仆”应读“pū”;D项,“锲”应读“qiè”。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C) A.前仆后继 B.墨守成规 C.停滞不前 D.锲而不舍 解析:“停滞不前”形容不继续前进,停留不动。句意是顾颉刚倡导学者不要墨守成规,要有新问题,新发明,人类的文化才能不断向前。用“停滞不前”就变成“人类的文化不能向前”了,与语境不符。 3.语段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 , , B.:“ 。” ; ; C.: 。 , , D.:“———。 ; ; 解析:“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引用的内容,语意完整,属于完全引用,故第一处横线应填冒号和前引号,第二处横线应填句号和后引号;“议论性文章或谈论人生,思考精神教养”“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或论述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是并列分句,故第三、四处横线都应填分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 A.北极东北航道目前的通航时间约为3个月左右。 B.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C.低温尽管会使海面结冰,而且会影响船舶主机的正常运行。 D.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融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为一体,遭受了观众好评。 解析:A项,语义重复,应删掉“约”或“左右”;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尽管”改为“不但”;D项,搭配不当,应将“遭受”改为“受到”。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B) ①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智能时代。 ②而人工智能也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③与此同时,有关人工智能的各种话题也日益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一个领域。 ④从之前引发关注的AI作画到最近爆火的ChatGPT,这背后都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应用形式。 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⑥虽然有时候我们并未察觉。 A.①⑥⑤②③④ B.①②⑥⑤③④ C.④①②⑥⑤③ D.④①⑥⑤②③ 解析:通读所给句子可知,本题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展开论述。第①句引出话题,应为首句;第②句承接第①句,介绍人工智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应为第二句;第⑥句承接第②句,说明有时候我们并未察觉到这种影响,应为第三句;第⑤句与第⑥句构成转折关系,应为第四句;第③句中的“此”指代第⑤句中提到的“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一现象,因此第③句紧承第⑤句,应为第五句;第④句进一步介绍人工智能的应用形式,收束全段,应为尾句。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①②⑥⑤③④。 6.(2023·河南中考)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