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13课 安全记心上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1.细查生活中有哪些用火安全隐患;观看火灾事故视频,对用火安全隐患提高重视。2.搜集有关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牢记于心,为火灾逃生打基础。 1.增强用火安全意识。2.知道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 学中 1.讲述火灾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悟。讨论生活中如何处理用火突发事件。2.讨论火灾逃生的自救方法。 能脱口而出火灾逃生的自救方法。 学后 1.模拟拨打火警电话“119”。2.结合学校德育处的安全主题教育,每个学生尽可能参与火灾逃生演练活动。 1.能模拟拨打火警电话“119”。2.积极参与火灾逃生演练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用火常识。树立防范火灾的安全意识;能处理生活中的用火突发事件,知道如何正确拨打火警电话“119”。 2.掌握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能进行模拟演练。 3.任何时候都要有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树立生命安全观,警惕生活中的火灾隐患,树立防范火灾的安全意识。 2.会处理生活中较小的常见用火突发事件,掌握火灾逃生方法。 难点 正确拨打火警电话“119”,能交代清楚火灾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报警人姓名等信息。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完成课前学习单。 图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到“119”这个数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火警电话,发生火灾时就要打这个电话。 师:老师还想到了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11月9日。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怎样预防和应对火灾。 精彩课堂 活动一:可怕的隐患,可怕的火灾 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的三幅图,明确“做饭时忘记关火”“在明火上烘烤衣物”“在野外随意燃烧草垛”等都是可怕的火灾隐患! 师: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能一味贪玩、盲目好奇,否则会酿成大祸。 请同学讲述火灾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悟。讨论生活中防患于未“燃”的必要性。 预设:2024年2月22日下午,家住通州区玉桥街道新通国际花园北区的刘某,在楼下充电桩给电动车充电时发现充不进去,便将电池带回家中充电。刘某起初将电池接到了客厅电视柜下的插电板上充电,没一会儿电池就冒出了白烟,刘某立即将冒烟的电池带到屋外的走廊。不到10秒钟,电池便起火,之后数次剧烈爆炸,火光四射,浓烟很快充满整个走廊。电池起火爆炸后触发走廊的烟感报警器,小区物业的微型消防站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事发居民楼,并使用灭火器灭火。所幸走廊没有其他可燃物,电池爆炸后没有引发更大的火灾,现场过火面积1平方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警示: 多数公共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都设有智能检测和断电保护功能,在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发生电气线路或电池故障时能够智能切断电源。 如果车主在发现车辆充不进去电或者充电时电池散发热量过大、有塑料加热或焦煳味道时,应当立即停止充电,去车辆所属品牌的正规维修点进行检测,并更换原车原装原型号的电池和配件。 千万不要自行改装维修蓄电池,更不要将电动自行车或蓄电池拿到室内停放或充电。 师小结: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很多,隐患一旦没有及时排除 ,就可能引发火灾。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燃”! [设计意图]通过对火灾案例的充分讲述,总结火灾案例给人的警示作用,使学生自觉代入,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牢记用火安全常识,明确避免火灾发生重在预防! 活动二:必要的自救和正确的求救 出示教材第86页的两幅图。 图1属于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衣物,低身向安全出口方向走。 图2属于求救:如果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