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0347

第十三章 5 能量量子化(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10-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661504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第三,必修,2019,人教,物理
    5 能量量子化 [教材链接] (1)电磁波 温度 波长较长的电磁波 波长较短 温度 (2)各种波长 不发生反射 例1 B [解析] 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A错误,B正确;选项C是黑体辐射的特性,C错误;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D错误. [教材链接] (1)整数 (2)①光子 ②电磁波的频率 普朗克常量 6.63×10-34 J·s 例2 A [解析] 由ε=hν=h,代入数据可得每个光子的能量ε≈3.0×10-19 J,故选A. 例3 CD [解析] 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从高能态会自发地向低能态跃迁,向外放出光子,光子的能量hν=E初-E末,由于能级的分立性,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所以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故A、B错误,C、D正确. 随堂巩固 1.D [解析] 人数的数值只能取正整数或零,不能取分数或小数,因而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故D正确.其他三个物理量在宏观世界中的数值都可以取小数或分数,甚至还可以取无理数,因而是连续的,非量子化的,故A、B、C错误. 2.BC [解析] 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都增加,而热辐射不是仅辐射一种波长的电磁波,故B、C正确. 3.C [解析] 普朗克首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A错误;物体的长度是连续的,B错误;对于宏观带电物体,其电荷量是量子化的,是元电荷的整数倍,C正确;根据ε=hν,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D错误. 4.A [解析] 氢原子能级越高对应的能量越大,当氢原子从较低能态向较高能态跃迁时,吸收光子,能量增加,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之差,A正确,B、C、D错误.5 能量量子化 1.C [解析] 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叫作黑体,黑体不反射电磁波,但可以向外辐射电磁波,有些黑体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也可以很明亮,故A、B错误;黑体是一种理想模型,其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C正确;煤烟的温度不会持续上升,因为能量不断被吸收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辐射,最终将趋于平衡,故D错误. 2.B [解析]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不同物体辐射出来的红外线不同,采用“红外夜视仪”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不受白天和夜晚的影响,即可确认出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行动,故只有B正确. 3.ACD [解析]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B错误. 4.AB [解析] 微观粒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分立的,A正确;由ε=hν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B正确;频率越大,则波长越短,能量子越大,绿光的频率比红光的大,能量子更大,C、D错误. 5.B [解析] 氢原子从某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则该氢原子放出光子,且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之差,氢原子能量减少,故B正确. 6.B [解析] 生活中的所有物体都在发生热辐射,A错误;普朗克的假设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B正确;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C错误;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当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是最稳定的,D错误. 7.B [解析] 根据公式ε=hν,因能量ε的单位为J,频率ν的单位为s-1,故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为J·s=N·m·s=kg·m/s2·m·s=kg·m2/s,故B正确,A、C、D错误. 8.B [解析] 一个光子的能量ε=hν=h,则N个光子的总能量E=Nh,选项B正确. 9.B [解析]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ε=h,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E为10-18 J,由E=nε可知,若能引起人眼的感觉,则进入人眼的光子数至少为n= 个≈3个,故B正确. 10.9.4×10-6 m 2.11×10-20 J [解析] 由题意λm·T=2.90×10-3 m·K 则λm= m≈9.4×10-6 m 热辐射每份能量子的能量为 ε=h=6.626×10-34× J≈2.11×10-20 J 11.1.5×109 Hz 30 km [解析] 由c=λf,可得电磁波的振荡频率 f= Hz=1.5×109 Hz 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内,雷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