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三首 教学策略: 1.生字教学:本课要求会写的3个生字可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识字。书写时,注意“簸”是上下结构;教学“涯”的书写时,强调右边外部是“厂”,不要多加一点;“莺”中间是“冖”,不要写成“宀”。 2.阅读理解:本课3首古诗都是七言诗,描写的都是自然美景。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想象,以丰富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感受。本课3首古诗要求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要求默写《江南春》。 3.表达运用:古诗中有许多精妙的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法。《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便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学生在了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受许多古诗词的这一特点。 1.预习提纲 (1)结合注释理解“簸”字,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 (2)查找黄河的相关资料。 (3)查找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4)查找对偶的诗句。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浪淘沙》(其一) 课时目标 1.会写“涯”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默写《浪淘沙》(其一)。 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唐代曲名。 浪淘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作者简介 初读课文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qū 曲 歌曲(qǔ) 弯曲(qū) bǒ 读好诗句的停顿。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精读古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黄河弯。 黄河长、沙很多。 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 涯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 “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用词精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介绍: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自天边奔腾而来。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两句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浪大、浪高。 在天上,让人感觉静谧美好、温馨甜蜜。 谁能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典故: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 译文:现在我可以沿着黄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