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2234

单元小结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 (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8527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九年级,2024,教版,化学,学年
    单元小结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 2.5 g冰融化后得到5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煤在空气中燃烧后成为煤灰,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小,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4.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 5.燃烧前蜡烛的质量与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 ) 6.24 g镁和32 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56 g氧化镁。( ) 7.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Mg+O2MgO2。( ) 8.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 )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1.(山西中考)在一定条件下,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H2O B.OH C.H2O2 D.H2 2.(四川泸州中考)老师组织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第1组设计图甲的实验方案[碳酸钠和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用电子秤称量,读取加入盐酸前后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__ __。 (2)第2小组设计了图乙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气球膨胀后不可忽略__ __的影响。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勇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3)第3小组善于创新,设计了图丙方案,既达成本实验目的,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__ __(填“好”或“不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__ __(任答1点);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__ __。 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O2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 A.CH4 B.NH3 C.木炭 D.CO 4.(湖南衡阳中考)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3S+6NaOH===2X+Na2SO3+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S B.SO2 C.Na2S D.Na2SO4 5.(湖南郴州中考)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6 0 2 反应中的质量/g 7 8 a 2 反应后的质量/g b 0 22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1 B.丁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b=3 6.(湖北宜昌中考)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根据此反应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 D.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7.(四川乐山中考)已知物质R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取一定质量的R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R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8.0 g B.所取R质量的最小值为1.6 g C.R可能是酒精(C2H5OH) D.若R为CO和H2的混合物,则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 8.(广西中考)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__ __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 __。 (3)新方法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 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__ __ g。 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9.(江苏扬州中考节选)扬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1)扬州漆器———隽秀精致的艺术。朱漆由生漆和红色硫化汞(HgS)调和而成。Hg和硫黄(S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