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2634

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45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7课,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教案,格式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25年9月 日 上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与八国联军侵华本质,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时空观念:梳理义和团运动发展及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空间脉络,能够将相关史事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各类史料,获取历史信息,论证历史观点,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能够对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理解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家国情怀:体会中国人民反抗精神,增强民族责任感与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珍视。 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辛丑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19世纪晚期,西方列强在中国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时间、口号?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参与国、目的?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4.阅读教材,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产生的危害。 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互学,之后前后桌交流合作。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的兴起 展示义和团起源于山东、直隶一带的地图,结合地图讲解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主要成员是农民。 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提问学生后总结:19 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激化了民族矛盾;华北地区干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进一步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清政府对义和团时剿时抚,客观上有利于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义和团的发展及口号 展示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发展壮大的相关图片和资料,介绍义和团的斗争方式,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毁坏轮船、捣毁教堂等。 重点分析义和团的口号 “扶清灭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扶清灭洋” 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灭洋”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的尖锐;但 “扶清” 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同时 “灭洋” 表现出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 义和团的性质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思考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提问学生后明确: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在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抗击八国联军1.八国联军侵华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梳理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信息。(从原因、时间、侵略者、结果等出发)学生活动: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根本原因)时间1900年侵略者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侵略头目西摩尔;瓦德西结果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实施暴行2.抗击八国联军教师过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学生活动:义和团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