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2691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2.4空间探索3 课件(23页ppt)+素材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3次 大小:2395263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探索,ppt,23页,课件,空间,教版
    (课件网) 第2章力与空间探索 所有物体的运动都跟力关。 常见的力有哪些? 力和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火箭是怎样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 2024年初,我国长征五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是我国现役最大的低温运载火箭,起飞推力超过1000t。那么,火箭升空时的动力来自哪里? 第4节 空间探索 第3课时 探索月球和火星 第4节 空间探索 三、探索月球和火星 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月球探索。2004年, 我国开启月球探测工程——— “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无人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期。 “绕”指环绕月球 “落”指着陆月球 “回”指月球取样返回 2007年至2020年之间,已有5个嫦娥系列的探测器奔赴月球。“绕”“落”“回”三期任务已圆满完成。 2023年5月,我国“载人登月” 已启动。目标: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并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掌握载人地月往返、 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 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 “巡”“采”“研”“回” 等多重任务。 1.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到地月转移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月面着陆器。 2.月面着陆器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 3.完成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月面着陆器回到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在完成载人登月的基础上,我国将建立“月球基地”,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一部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并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祝融号火星车在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对火星表面进行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升空,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天问一号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的科学探测,实现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从而进入世界深空探测先进行列。 到目前为止,人类的航天探测器已经访问了几乎所有的太阳系行星,帮助科学家解开了太阳系的许多奥秘。 它们还探测了许多卫星、小行星和彗星,这些探测器收集的信息给科学家带来了许多新的发现,让人类对不同行星及其周围的环境有了新的认识。 1.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着陆在火星上, 下列有关“祝融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祝融号”车轮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 B.当“祝融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祝融号”在火星上没有惯性 D. “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比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小 D 2.载有火星探测器的登陆舱与火星表面成45度角匀速靠近火星,如图所示,关于其所受阻力(用F表示)的方向,选项中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C 3. 经“祝融号”火星车检测,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氢气, 大气压为6~7百帕,还找到火星上有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根据以上认识,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火星上可形成风 B.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C.钢铁在火星上容易生锈 D.声音不能在火星大气中传播 A 4.“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开始对这颗红色星球展开实地探索。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的原因是( ) A.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 B.火星的公转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