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3102

9 桃花源记 教学课件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310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桃花源,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陶渊明 第一课时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语(yù)云 便舍(shě)船 屋舍(shè)俨(yǎn)然 阡陌(qiān mò) 便要(yāo)还家 邑(yì)人 遂与外人间(jiàn)隔 落英bīn fēn(缤纷) huò(豁)然开朗 土地平kuànɡ(旷) sānɡ(桑)竹 黄发chuí tiáo(垂髫) 夹(jiā)岸数百步 一、预习反馈 3.文学常识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报。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四十一岁的他弃官还乡,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也从此过着“躬耕田园”的隐居生活。 什么是“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时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桃花源”是记的对象。 (一)文体知识 (二)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读,在课本上标注易读错字的读音。 2.请大家根据节奏自读课文,稍后展示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做点评。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三)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提示:译文时务必做到字字落实、文通字顺。)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举手班内解决。 3.小组合作,一人读原文、解释重点词语,一人翻译。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作为 沿着,顺着 助词,的 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 穷 其 林。 新鲜美好 繁多的样子 尽 形容词.意动。 对……感到惊异。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落花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代词,那 代词,看到的景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仅仅,只 仅容一人通过 译: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仅容一个人通过。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 舍弃,这里指离开 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