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1.读准擎苍、貂裘等字音,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词;理解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把握大意,赏析词句,感受词作豪迈风格。(重点) 3.紧扣“狂”字,把握词人的爱国情感。(难点) 学习目标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擎苍( qínɡ ) 貂裘( diāo qiú ) 酒酣( hān ) 千骑( jì ) 平冈( gāng ) 2.解释词语 聊:姑且,暂且 擎: 举着 尚: 还 开张: 开阔雄伟 鬓微霜: 鬓角稍白 会: 终将 天狼:星名。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预习反馈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共称文坛“三苏”。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作者简介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这首词是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冬天和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创作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整体感知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qíng diāo qiú jì gāng hān 熟读诗词 “江城子”是本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表明了写作内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解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猛虎给大家看看。 诗词释义 豪情 名词作动词: 戴锦帽,穿貂裘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 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诗词释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怀才不遇、不得重用的情绪。 1.苏轼时年四十,为什么要以“老夫”自称? 诗词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