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4555

【新教材核心素养】2.1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6614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形,八年级,地理,星球,教学设计,中国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 第1-2课时 备课人 教材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 素养目标 人地协调观:理解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理念,认识山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综合思维: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水能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多维度理解地理事物联系。 区域认知: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特征,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及这些地形区的特点。 地理实践力:开展山区考察、辩论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学会收集、分析地理信息。 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形》是初中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章节重要内容。教材先呈现地势特征,含三级阶梯分布、界线;再讲地形特征,有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特点;还介绍主要地形区及山脉“骨架”作用。内容是中国自然地理基础,为后续气候、河流等学习奠基,也利于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影响,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对直观形象内容感兴趣,已具备一定地图阅读和分析基础,但综合分析、抽象思维能力待提升。此前学习过地球、地图及世界地理基础,对中国地理有探索欲望,不过对地形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复杂关系理解较浅,教学需结合实例、活动引导探究。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及相关材料,概括我国的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特征,分析我国地势在气候、河流、交通、水能方面的影响。 2. 运用地图及相关材料,概括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根据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能够判别和识记不同走向的山脉。 4.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认识这些地形区的特点及分布。 重难点 重点: 1.我国地势、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分布。 2.地势、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1.运用地图分析地势、地形特征及分布。 2.辩证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山区的利与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新课导入 播放短视频《史无前例的超级铁路-川藏铁路》,介绍川藏铁路:被誉为史诗级超级工程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盆地一直延伸到青藏高原,全程要穿过100多座桥梁以及200多个隧道,建设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提问:“为什么川藏铁路投资巨大,以及它的修建为什么如此艰难?” 观看视频,感受我国基建力量的震撼并思考回答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以直观、丰富的视频情景激发兴趣,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地形多样性,关联生活体验,为新课铺垫。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 一、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 ①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 ②布置任务:“大致画出36°N经过我国的地形剖面图,描述我国的地势特征。”巡视指导如何画地形剖面图,适时启发,让学生观察剖面示意,海拔数值怎么变的。 ③安排分组合作:展示沿36°N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观察地图,用不同颜色笔标注三级阶梯界线山脉,讨论不同颜色的阶梯海拔海拔范围及主要地形,5分钟后每组派代表分享。” 2.地势的影响 ①呈现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图。 ②合作探究:发布三个探究任务 任务一:联系亚洲季风,简析我国地势对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的影响。 任务二:简析地势对我国大江大河流向和水路交通的影响。 活动①:赏析古诗,说出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天门中断楚江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