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 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共3页,第Ⅱ卷共5页。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在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4.考试结束,将试卷及答题纸一并交回监考老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官仓。经考古发掘(如下图),这种规模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 含嘉仓仓窖的遗址 A. 国家建立的背景 B. 财政经济的状况 C. 商业发展的水平 D. 政治制度的创新 2. “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中的“它”指( ) A. 西周的分封制 B. 隋朝的统一 C. 科举制的创立 D. 大运河的开通 3. 唐太宗指出:“农时甚要,不可暂失。”唐玄宗强调:“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纺织)害则寒之原也。”他们都强调( ) A. 民贵君轻 B. 轻徭薄赋 C. 以农为本 D. 重农抑商 4. 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隋炀帝 5. “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6. 下图是唐朝时期的筒车,它的功能是( ) A. 灌溉 B. 冶铁 C. 纺织 D. 垦荒 7. 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越窑生产的青瓷如冰如玉 ②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 ④尚武风气盛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 孙机在《中国古舆服论丛》写道:“唐代前期,人们比较欣赏胡服,男、女皆有穿胡服、戴胡帽者,胡帽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下列诗歌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 B.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 C.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9. 唐朝民族关系和睦,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大大增强。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②回纥曾出兵助唐平叛 ③筒车等农业工具得到推广 ④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0. 学习小组绘制了“盛唐气象”结构示意图。你认为①处可填写( ) A. 北击匈奴 B. 文成公主入藏 C. 玄奘西行 D. 澶渊之盟 11. 唐玄宗年间,鉴真深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感动,在日本僧人的力邀下,虽双目失明却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播佛经。这一事件的直接背景是( ) A. 唐朝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B. 安史之乱需要日本支持 C. 唐朝中后期的手工业衰落 D.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12. 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可查阅我国古代典籍( ) A. 《史记》 B. 《齐民要术》 C. 《大唐西域记》 D. 《千金方》 13. 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这说明( ) A. 唐朝政治制度先进 B.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 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 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14. 被誉为“药王”,著有《千金方》的是( ) A. 张仲景 B. 华佗 C. 孙思邈 D. 玄奘 15. 下列唐诗诗句能够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B.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C.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白居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