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5675

第四单元写作 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7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连贯,教学设计
  • cover
《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围绕”语言要连贯”这一写作要点展开。教材通过具体事例和相关练习,引导学生认识语言连贯的重要性,理解并掌握保持语言连贯的常见方法,如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等。通过对不同类型文段的分析和修改实践,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连贯的语言进行写作,为今后的写作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写作中常常会出现语言不连贯的问题,导致表意不清或逻辑混乱。他们对语言连贯的概念可能只有模糊的认识,缺乏系统的方法指导。根据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掌握保持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文段进行修改,使其表达连贯。 3.在写作实践中,自觉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语言连贯的内涵和重要性。 2.掌握保持语言连贯的常用方法,如话题一致、合理排序、运用关联词等。 教学难点 1.准确判断文段中不连贯的问题,并能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2.在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打乱顺序的文段: “①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②我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③突然, 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了起来,打破了这份宁静。④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提问学生:“这段文字读起来是否通顺 如果不通顺,问题出在哪里 ”引导学生发现文段顺序混乱,导致语言不连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语言要连贯。 (二)重难点讲解 1.语言连贯的内涵 结合上述文段,讲解语言连贯就是要求在表达过程中,话题统一,语句顺序合理,前后衔接自然,使整个文段读起来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2.保持语言连贯的方法 话题一致:通过举例说明,在一段文字中,话题应该相对稳定,不能随意转换。例如,描述一次参观活动,就应该围绕”参观”这一话题展开,先写参观前的准备,再写参观的过程,最后写参观后的感受。 句序合理:展示几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让学生尝试排序,如“春雨过后,草地变得绿油油的。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傍晚,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空。“引导学生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进行排列,体会合理句序对语言连贯 的重要性。 运用关联词:讲解常见的关联词,如表示并列关系的“既…… ……”、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等。通过造句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关联词来衔接句子,使表达更加连贯。 过渡自然:给出一段没有过渡语的文段,如“我喜欢阅读书籍。我还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其生硬之处,然后添加过渡语“除了阅读书籍,我还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学生体会过渡语在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方面的作用。 (三)实践应用 1.修改文段 出示一篇存在语言不连贯问题的短文,如: “星期天,我去书店买书。路上遇到了小明,他问我去哪里。我说去买书,他就和我一起去了。到了书店,我看到了好多书,有小说、散文、诗歌等等。我挑了一本《简·爱》,小明挑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离开书店后,我们又去吃了冰淇淋。” 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不连贯的地方,并进行修改。之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修改的思路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常见的不连贯问题及修改方法。 2.写作练习 以“我的周末”为题,要求学生写一个片段,注意语言连贯。学生完成后,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从语言连贯的角度进行评价,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