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5895

5.2 手工造纸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323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手工,造纸,教学设计
  • cover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书籍发展与演变》 4 装订我的小书 教学设计 单元 《书籍发展与演变》 课题 2.手工造纸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 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内容要求 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通过造纸的实践活动,能简要讲述造纸过程与体会,体会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描述纸的构成,基于不同种类纸的功能进行类比,分析造纸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践 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纸张的外部形态特征;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制作纸张,发现作品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初步具有参与技术与工程实践的意识。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动手操作感兴趣的事物,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有影响。 教学 重点 能观察描述纸的构成,基于不同种类纸的功能进行类比,分析造纸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 难点 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纸张的外部形态特征;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制作纸张,发现作品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初步具有参与技术与工程实践的意识。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色卡纸、刮画纸、瓦楞纸、课件等。 小组材料准备:废纸、水杯、水、筷子、托盘、干毛巾、纱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 1.情境引入。(3′) 师:(出示图片或视频)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优质、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前人的知识经验要用甲骨、青铜器、石板、泥板、竹简、木牍、丝帛等来记录,具有难刻写、笨重或昂贵等缺点。造纸技术的出现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师:我们每天上课、看书、写字都离不开纸,纸是怎么制造的? 生:造纸厂生产的。 师:现在的纸是造纸厂运用科学技术,使用造纸机器工具制造的,那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制作的呢? 生1:我阅读书籍,知道古人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制作。 生2:我知道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生3:古人没有工具,是手工制造纸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手工造纸。 通过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引入,指导学生关注造纸技术,知道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引发学生思考,展开对手工造纸的探究实践。 二、任务与要求 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认真观看,了解蔡伦造纸使用的材料,造纸的流程。(教师播放视频) 师:蔡伦造纸使用了什么材料呢? 生:他使用了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师:造纸的流程有哪几个步骤? 生:切料、蒸煮、打浆、抄纸、晒纸。 师:了解了造纸技术, 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哪些材料来造纸? 生:我们可以利用不用的废纸。 师:能造纸的材料有很多,我们今天就一起用废纸来体验一下造纸的过程吧。 师:制造纸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1:造的纸要轻薄、平整。 生2:造出的纸张要便于书写。 基于对造纸技术演进的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造纸工艺,认识造纸的基本流程。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常用纸张的特性,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纸张具备轻薄、平整、便于书写的特征,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和操作要求。 三、设计与制作 1. 用线装订小书(8~10′) (1)制订计划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选择废纸作为原料,想一想,如何把废纸变为纸浆?如何把纸浆变为薄薄的一层? 生1:可以通过撕碎废纸把废纸变小。 生2:我们可以把废纸小片浸泡在水中。 师:你们想到的方法都很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