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动物的分类》 4.昆虫和鱼类 教学设计 单元 《动物的分类》 课题 4.昆虫和鱼类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8.2不同种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内容要求 5.2中(2)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5.2中(3)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列举几种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区分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对动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 能运用感官和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并运用比较、概况等方法认识某一类动物共同特征。 态度责任 知道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要实事求是,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的信息,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区分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对动物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运用感官和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并运用比较、概况等方法认识某一类动物共同特征。 教学 准备 教师:昆虫类和鱼类的图片、放大镜、记录单 学生: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3分钟) 1.问题与假设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胎生动物都是哺乳动物,那除了鸟类,卵生动物中还有其他动物吗? 生1:我知道蚂蚁是卵生的。 生2:你看,鱼会产卵。 生3:蝴蝶也是产卵的。 生4:乌龟也是产卵的。 师:这些动物你们认识吗? 生: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哪些动物和蚂蚁类似?和鲤鱼类似的动物又有哪些? 生1:蟋蟀和蚂蚁一样 生2:金鱼和鲤鱼一样 生3:小丑鱼、金鱼和鲤鱼类似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1:因为他们都有头胸腹,蚂蚁和蟋蟀都有头胸腹,所以我认为他们是一样的。 生2:他们都是鱼类。 师:我们刚才的分类方法是否正确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探索。通过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可以验证我们的分类是否合理,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昆虫和鱼类的特点和习性。就让我们共同开启《昆虫和鱼类》的探索之旅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动物外形特征的探索欲望,为后续的观察和描述打下基础。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思考卵生动物除了鸟类之外还有哪些种类。 二、探究与结论(20分钟) 1.制订计划 师:在观察之前请同学们快速讨论你们想观察哪一组的动物并用什么方式进行记录。 (1)小组讨论观察的动物和记录方式 (2)分组进行汇报 师:你们组想观察那一组动物呢?记录方式是什么? 生1:我们小组选择和蚂蚁一样的那一组,我们准备用记录表的方式进行记录。 生2:我们组选择金鱼那一组,我们想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记录的方法。小组合作前老师有几点小提示。第一,为了使观察的效率更高,我们要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观察,有人负责记录或绘画;第二,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第三,边观察边描述,使同组成员知道你观察的动物的特征;第四,及时对比,及时记录。 2.观察昆虫类和鱼类动物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现在请大家开始观察、记录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观察。 师:观察蚂蚁的小组谁来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生1:我们发现蟋蟀有头、胸、腹;头上有触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