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627

1.4 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2(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23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数据,数字,特征,学案,答案
  • cover
1.4 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 2.会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量表达数据的信息. 自学导引 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_____,极差、方差刻画了一组数据的_____. 2.标准差:s== . 3.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测量单位_____,在统计中,我们通常用标准差刻画数据的_____. 对点讲练 知识点一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应用 例1 据报道,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 职务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 总经理 经理 管理员 职员 人数 1 1 2 1 5 3 20 工资 5 500 5 000 3 500 3 000 2 500 2 000 1 500 (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 000元提升到20 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 500元提升到30 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多少?(精确到元) (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 点评 (1)在研究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要解决的问题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分别作以比较,应用相关知识求出有关量. (2)当数据较大,求平均数时通常减去某一个常数,如本例中可先减一个1 500,然后再求较为简单. 变式迁移1 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单位:m)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数 2 3 2 3 4 1 1 1 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2位),并对这些成绩数据作出科学的评判. 知识点二方差、标准差的计算 例2 对甲、乙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 甲 60 80 70 90 70 乙 80 60 70 80 75 问:甲、乙谁的平均成绩好?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变式迁移2 为了了解市民的保护意识,某校高一(1)班50名学生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旧塑料袋的情况,有关数据如下表: 每户丢弃塑料袋个数 2 3 4 5 户数 6 16 15 13 求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标准差. 知识点三平均数、方差的应用 例3 从甲、乙两种玉米苗中各抽10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如下:(单位:cm) 甲: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  乙:27 16 44 27 44 16 40 40 16 40 问:(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齐? 点评 特别要注意本题两问中说法的不同,这就意味着计算方式不一样.平均数和方差是样本的两个重要数字特征,方差越大,表明数据越分散;相反地,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 变式迁移3 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 甲:8,6,7,8,6,5,9,10,4,7;    乙:6,7,7,8,6,7,8,7,9,5. (1)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平均数;(2)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3)根据计算结果,估计一下两名战士的射击情况. 课堂小结 1.从数字特征上描述一组数据的情况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方差、极差和标准差描述其波动大小,也可以说方差、标准差和极差反映各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散程度. 2.方差和标准差的运用 一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方差的单位是原数据的单位的平方,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单位相同. 课堂作业 一、选择题 1.期中考试以后,班长算出了全班40个人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40个分数一起,算出这41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么M∶N为(  ) A. B.1 C. D.2 2.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大小关系是(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D.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3.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