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6633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政治制度(课件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8593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一,编版,社会,制度,国家
    单元质量检测(一) 政治制度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商代的分封制并不是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划分的,而是保留了原始部落联盟的形态。周则以分封同姓子弟为主,把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起来,其爵位“百世不迁”。这一变化(  ) A.造成了诸侯割据的乱象 B.巩固了中央集权的政体 C.根源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D.开创了家国同构的模式 2.汉代九卿,就名义论,只是办理皇室内廷事的家务官,唐代始正式有六部尚书,显然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不像汉代只是皇帝的侍从。这一变化说明唐代(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中央决策机构成熟 C.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行政机构日益完善 3.下列对汉至明清时期“县”的数量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时期 西汉 隋 唐 元 明 清 数量(个) 1 587 1 255 1 573 1 127 1 171 1 358 A.各朝代县的数量与疆域范围的大小相关 B.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时期 C.县是古代设置的地方基层管理行政机构 D.县是中国古代长期设立的地方行政建制 4.明朝前期,内阁“不过文学侍从”“其重亦止于票拟”。到万历年间,内阁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实有赞襄之责”“举天下国家之务,无巨无细,有一不问阁臣者乎”。此变化可说明(  ) A.内阁的决策权得到了完善 B.皇权专制受到了严重削弱 C.皇权与阁权矛盾基本消除 D.内阁对决策的影响力增强 5.古代雅典的市政广场上建有“纪名英雄墙”,有关城邦的事务及法令预案都公告于此,供人们讨论。建于公元前5世纪末的圣殿是雅典的公共档案馆,所有档案文献及收支账目向公民开放查询。这说明古代雅典(  ) A.法令彰显民众意愿 B.公民群体得以壮大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城邦民主受到监督 6.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训令,未经教皇同意禁止任何国家的教士向君主纳税。1301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首次召开法兰西三级会议,寻求民众的支持,宣称卜尼法斯八世是一名应该从教廷中开除的异教徒和罪犯。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推动法国权力结构发生异变 B.法国由封君封臣制向议会共和制转变 C.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推动法国民族意识觉醒 D.打破教会思想束缚引发欧洲宗教改革 7.1831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虽在下院通过,但是上院将其否决。于是首相格雷请求国王加封50名新贵族,使上院改革派力量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以保证改革法案能得以实施。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B.统治基础发生变化 C.权力制衡机制失效 D.内阁权力高度膨胀 8.美国总统弹劾制度规定:只有众议院具有提出对总统弹劾案的权力,也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总统有权批准关于背叛合众国的罪犯的缓刑和赦免,唯弹劾案不在此限。一切罪案,除弹劾案外,应由陪审团审判。这一规定说明弹劾案(  ) A.最终由最高法院审理 B.遵循了权力制约与平衡 C.加剧了美国党派斗争 D.彰显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9.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虽然以年轻士绅、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国民党和进步党获得了多数席位,但是实力极强的北洋派系和地方实力派却几乎没人参加选举。这一现象表明(  ) A.选民素质制约了选举结果 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C.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脱节 D.文治传统影响深远 10.1927年11月《苏维埃临时组织法》指出:“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的组织,是所谓三权———立法、行政、司法鼎立的,而无产阶级国家的组织,则是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其特点是接近民众,指挥灵敏,无互相牵制之毛病。”可见苏维埃政权(  ) A.不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 B.体现了议政分离的原则 C.适应了军事斗争的需要 D.完全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1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国共产党、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