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9 宇宙生命之谜 张申碚 赵晓梅 9 宇宙生命之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 习 目 标 1.梳理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初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情 境 导 入 精读课文 问题1.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精读与细读相结合,关注重点内容) 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查找资料,验证课文内容,拓宽知识面) 精读课文 问题2. 如果要探究这两个问题,需要阅读哪些内容?又要用到哪些方法呢? 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精读课文 交流: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 我们需要知道 火星是否具备生存条件 火星的情况 人类居住条件 精读课文 生物生存必备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结论 合适的温度 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干燥 氧气极少 温度很低 温度很低 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精读课文 人类到底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 人类到底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这是难以实现的。 一是 ; 二是 ; 三是 ; 四是 ; 五是 。 精读课文 说明方法 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22.6秒;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精读课文 说说画线的词语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这些字词能否删掉或替换,为什么? ①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之间…… ②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③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明确: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所有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说法都要求准确无误。 精读课文 小结: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列出四个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比较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猜测火星有生命 进一步取样分析,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可能存在于火星岩石层中 分析排除六大行星 近距离观测,分析判断,推翻猜测,火星难以有生命 分析陨石,猜测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科研精神:以事实为依据 严谨论证过程 精读课文 带着目的阅读,你使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浏览时紧紧抓住“科学家”这一线索,进行跳读、圈画,确定阅读内容。 在阅读科学家分析排除六大行星这一段落(第4段)时,我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收集各大行星的条件,又使用了联系上文、作比较的方法,作出判断。 多种阅读方法的更换和调整,加快了阅读的速度。 精读课文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重点阅读了第2~8段,知道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不可能存在生命;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但根据探测器的观测,火星上也基本不可能存在生命。我又查阅了资料,对课文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近年来对火星的研究虽然有新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强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