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 元 概 述 语文要素: 1.通过课文了解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者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是如何通过整体勾画和局部刻画写好场面的; 3.欣赏作品的语言,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写作要求: 1.围绕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的记叙一次集体活动; 2.学习运用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的手法描写活动的场面; 3.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15 灯光 王愿坚 情 境 导 入 每当晚霞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夜幕就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读书;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 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表达顺序,体会先烈无私奉献精神。 2.理解郝副营长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3.体会文章细腻的人物描写。 学 习 目 标 文学文化常识 王愿坚(1929~1991),作家,山东诸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写作背景 在建国前的1947年,正是我军部队进行全面反攻的关键时刻,我军部队的三大主力在皖苏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这直接威胁到国民军队的统治中心———南京。作者通过回忆,以细腻的笔法写出了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的神情与憧憬,还有郝副营长为了后续战斗而舍身就义的壮举,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不要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的缔造,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电灯在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事物,但是,在战争年代它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基础知识 千钧一发 jiān 歼灭 照耀 倚靠 电钮 憧 憬 微弱 暴露 牺牲 璀璨 聚精会神 震天动地 jūn cuǐ 自言自语 chōng jǐng 黑魆魆 xū 基础知识 ①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②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③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 消灭(敌人)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包围起来消灭敌人的战斗 基础知识 ④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⑤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阵地内连接战壕和其他工事,供交通联络的濠沟 基础知识 ⑥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⑦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⑧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向往 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形容光彩鲜明 初步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作者以什么事物的描写为线索? 灯光 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作者想起了一位战争时期的战友———郝副营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 文章题目是《灯光》,文中也多次出现灯光,请画出对灯光描写的语句,并用下面的句式写下你的感悟。 在 (句)对灯光的描写中,我感受到了 。 初步感知 感人的内容,借精巧的结构来表现,才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1-2段:写现在天安门的灯光 3-11段:对往事的回忆 12段: 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