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7306

2.2 气候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1249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气候,同步,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
    第二节 气候 [学生用书P29]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归纳中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归纳中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中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划分的标准。 4.了解中国的干湿地区。 5.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 6.培养分析判读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课前梳理·[学生用书P29] 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我国东西、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各地区距离海洋远近不同,使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 2.气温 (1)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我国气温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异显著。1月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分布。 (2)夏季气温特点: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 以上。 (3)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积温为主要指标,从南到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E寒温带五个温度带。另外,还有一个海拔高、面积大、气候寒冷的F高原气候区。 降水 (1)空间分布特点: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总体上看,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时间分配特点: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一10月。一般来说,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同时,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加剧了我国降水的不稳定性。 (3)干湿区: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反映了该地区气候的干湿状况。当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气候湿润;当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时,气候干燥。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A湿润、B半湿润、C半干旱、D干旱四类干湿区。 我国的气候类型: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将我国的气候划分为五种类型,即C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A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E高原山地气候。东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南部小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形成原因: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差异巨大,季风气候显著。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温暖湿润,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雨热同期。我国东西跨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冬季,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同时也使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降水偏少。 课堂解析·[学生用书P31] 重难突破 重难点一 对比法分析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主要影响因素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海陆位置 30 500 15 400 0 300 -15 200 -30 100 -45 100 -60 100 1 4 7 10月份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主要影响因素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 气温/℃ 降水量/毫米 纬度位置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气温/℃ 降水量/毫米 纬度位置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和台湾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