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9361

3.2《世界的地形-解读多样的世界地形》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鲁教版五四制(2024)六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3784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四,地理,六年级,2024,教版,学年
  • cover
3.2《世界的地形-大地的诗篇:解读多样的世界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世界的地形》是鲁教版(2024)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前一节学习了“海陆分布”,让学生了解了地球表面海陆的基本格局,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状况。地形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学习气候、河流等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关键。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陆地地形、海底地形的类型及特点,以及世界地形的分布规律,为后续学习第三节内容海陆变迁及世界气候、世界河流等内容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首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五种基本陆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形态特征,让学生对地形有直观的认识;接着利用地图展示了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分布的规律;最后介绍了海底地形的类型,使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地形有全面的了解。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地球的形状、大小、海陆分布等地理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地形的初步概念有所了解,能够识别简单的地形类型,如平原、山地等,但对于地形的具体特征、分类标准以及世界地形的分布规律等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同时,由于世界地形知识涉及众多地理名词、复杂的空间分布以及抽象的成因机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如混淆不同地形类型的特征,难以准确区分高原与山地、平原与丘陵;在记忆世界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和名称时,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此外,将世界地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运用地形知识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也具有较大挑战。 三、课时目标 1.运用地形模型,区分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并分别描述其地形特征。 2.阅读世界地形图、视频等资料,说出世界主要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的分布, 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3. 阅读海底地形图、视频等资料,指出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 时空的重塑者:追寻海陆变迁的轨迹 侦察目标 评价量规 评价任务 运用地形模型,区分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并 分别描述其 地形特征。 评价任务一; 通过捏制五种地 形的模型,学生 能否说出五种地 形类型特点,并 说明其异同点。 A 等级:能够依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捏制五种地形的模型,依据模型准确分析五种地形类型特点,并说明五种地形之间的异同点。 B 等级:能够依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捏制五种地形的模型,依据模型不能说出五种地形类型特点,并说明五种地形之间的异同点。 C 等级:依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不能捏制五种地形的模型,不会判断五种地形类型特点,不能说明五种地形类型之间异同点。 阅读世界地形图、视频等资料,说出世界主要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评价任务二: 通过阅读世界地 形图、视频等资 料,学生能否说 出世界主要地形 区的分布,并分 析地形分布大势 A 等级:通过阅读世界地形图、视频等资料,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并详细分析地形分布大势; B 等级:通过阅读世界地形图、视频等资料,学生能大致说出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并分析地形分布大势 C 等级:通过阅读世界地形图、视频等资料,学生不能说出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无法分析地形分布大势 阅读海底地形图、视频等资料,认识海底地形,并说明 海底主要 地形的分布。 评价任务三: 阅读海底地形图、视频等资料,学生能否认识海底地形,并说明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 A 等级:阅读海底地形图、视频等资料,能够说出海底地形有哪些,并准确说明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 B 等级:阅读海底地形图、视频等资料,知道海底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