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1668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09-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41284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老子,四章,课件,5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老子》四章 1、了解老子及《道德经》相关知识; 2、掌握文章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学习目标 一、老子 老子(约生于前581年,或前571年,卒年不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关于其身份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三个老子:老聃[dān]、老莱子、太史儋。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是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一说安徽涡阳县)人。老聃其家世代为周史官,他自己也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因避内乱,隐归故里。另有一说老子离开王畿时,守关长官、也是他的好友尹喜,请他写下了后世称为《老子》的书。相传孔子非常敬重老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周礼。 一、老子 老子乃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被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老子被誉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一、老子 少年聪颖 入周求学 效力周室 著书出关 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 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关系 姓名 备注 父亲 李敬或李乾 仕于周定王,担任御史大夫 母亲 益寿氏 儿子 李宗 “宗为魏将,封于段干” 孙子 李注 曾孙 李宫 李假 “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李解 “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二、老子思想 ———哲学思想 “道”之 体 “道”具有形而上的品格,道是宇宙的本源! “道”是原始浑朴、混沌未分、深远精微、连绵不绝的状态。 “道”,古往今来,独立地、不停息地、周而复始地按自己的样态运行、流转。它是整体,又是大化流衍的过程及其规律。它是自然流行的,没有情感、欲望、意志,不是人格神。它是天地万物(即有名、有形、有限的现象世界)的本始、根源、门户、母体,是其根据、本体。 特点:超越性、绝对性、普遍性、无限性、圆满性、空灵性。 道 ———哲学思想 “道”之 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产生原始混沌的气体。原始混沌的气体又产生阴阳两种气。阴阳两种气产生中和之气。中和之气则产生万物。万物各自具有阴阳二气,阴气阳气相互摇荡就成为和气。“和”是气的流通状态。道在展开、实现过程中,生成长养万物。 宇宙生成论 道 二、老子思想 ———哲学思想 “道”之 用 “道”使万物生长,“德”使万物繁殖。 道之“体”与道之“用”联系密切。“道”的功用,“道”的创造性,源于道之体的虚无、空灵、不盈。“无”与“有”、“道”与“德”在相对相关、相反相成的过程中创生新的东西。 道与德,体与用,虚无为用 “有”与“无”是“道”的双重性,是从作用上显示出来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实有之用是有限之用,虚无之用是无限之用。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道 二、老子思想 ———哲学思想 “道”之 用 “道”的变化、功用有一定的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自然、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