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1741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血糖平衡的调节(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06266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调节,稳态,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1课时 血糖平衡的调节 【预习梳理】 1.食物中的糖类 3.9~6.1 肝糖原、肌糖原 2.升高 降低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组织细胞 甘油三酯 肝糖原的分解 葡萄糖 非糖物质 3.(1)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 下丘脑 (2)甲状腺 肾上腺 4.(1)效果 信息 (2)维持稳态 【预习检测】 (1)× (2)√ (3)√ (4)√ (5)× [解析] (1)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补充血糖。 (5)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没有抑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作用。 【任务活动】 任务一 [重要图形] (1)①胰岛B细胞 ②氧化分解 ③糖原、非糖物质 ④肝糖原 ⑤肾上腺素 ⑥胰岛A细胞 ⑦肝糖原 ⑧非糖物质 (2)神经调节 神经递质 (3)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 反馈评价 例1 C [解析] ①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该过程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③过程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可补充血糖,A正确;②过程是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B正确;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通过促进②③过程,使血糖浓度回升至正常水平,C错误;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可以促进④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该过程发生在组织细胞内,D正确。 例2 A [解析] 早餐到9时之间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引起血糖上升,A错误。体内胰岛素水平上升,会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9时到10时之间血糖浓度降低,说明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加快,B正确。肝脏中的肝糖原可以分解形成葡萄糖,故10时半到11时半之间血液经过肝脏后葡萄糖的含量上升,C正确。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故从早餐到12时有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正确。 任务二 [资料] (1)注射胰岛素 (2)可能是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 (3)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体重减轻 (4)不一定,如一次性吃糖过多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尿液中含葡萄糖 反馈评价 例3 B [解析] 能量摄入过多造成的肥胖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A正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高于正常水平,B错误;由于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C正确;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的参与,因此内质网功能出错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D正确。 例4 D [解析] 胰岛素能够使血糖水平下降,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水平上升,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作用相抗衡,A错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其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会产生砖红色沉淀,B错误;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因此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C错误;控制胰岛素受体合成的基因表达下降会导致胰岛素合成减少,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因而可能导致糖尿病,D正确。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1课时 血糖平衡的调节 1.D [解析] 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非糖物质也可以转化为血糖,使血糖水平保持动态平衡,但不是绝对的恒定,A错误;空腹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A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B错误;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的同时,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对血糖进行补充,C错误;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升高,D正确。 2.B [解析] 据图分析,Z是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